《西游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细节,说如来佛祖遍查周天,发现南赡部洲的众生多杀伐、好争斗、尔虞我诈、不仁不义,于是就有意要把大雷音寺中的三藏真经传将过去,以劝人向善,度化其脱离苦海。不过佛祖却担心,如果直接派人将真经送至南赡部洲,则南赡部洲的人很可能就会不以为然,不加珍惜,所以还是要让南赡部洲的人亲自来取为好。

佛祖主意已定,就问座前众弟子,谁人愿意到南赡部洲走一趟,去那里寻找一位取经人,结果观音菩萨当即毛遂自荐,愿意担当此任。当观音菩萨准备离开灵山而前往南赡部洲的时候,如来佛祖交给了菩萨五件宝贝,这五件宝贝分别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箍、紧箍和禁箍。

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自不必说,这两件宝物送给了取经人唐僧,成为了唐僧的“标准配置”,对于这两样宝物,用佛祖的话说就是:“穿我袈裟,免堕轮回;持我锡杖,不遭毒害”。而对于“金、紧、禁”三箍这三样宝物,佛祖也有嘱托,佛祖告诉观音菩萨,假如菩萨在路上遇见神通广大的妖魔,就要劝其学好,将来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如果他们不听使唤,则就可以把箍儿戴在他的头上,那三箍都是见肉生根,一旦戴上,任凭其有多大本事也休想摘除,那三箍各自都有一种咒语,待咒语念动,戴箍之人定然头疼欲裂,惨痛难忍,于是自然也就乖乖听话了。

金箍、紧箍、禁箍,在这三箍之中,最出名的当然就要数“紧箍”了,因为它戴在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的头上,关于孙悟空是怎么被戴上紧箍的,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那“金箍”和“禁箍”,最后又戴在了谁的头上呢?唐僧有三个徒弟,佛祖给了菩萨三个能叫人听话的神箍,而且,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就被戴了一个,那么很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这样的结论:“金箍”和“禁箍”就是给唐僧的另外两个徒弟,即猪八戒个沙和尚准备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戴在了他们两兄弟的头上。

可是,事情果真是如此吗?不!尽管“金箍”和“禁箍”本来的确是为猪八戒和沙和尚准备的,可是菩萨和唐僧都发现,猪八戒、沙和尚这两个徒弟竟都是出了奇的听话,唐僧要往西,他们就绝不敢向东,唐僧说要走,他们就绝不会说停;所以,猪八戒和沙和尚根本就不用拿“箍”去制约,所以“金箍”和“禁箍”也就没有戴到他们的头上。

那么,“金箍”和“禁箍”到底戴在了谁的头上呢?抑或是观音菩萨一直保留着而没能用得上?观音菩萨当然没有保留“金、禁”两箍,而是把它们都戴在了两个让唐僧师徒经历劫难的妖怪的头上。

“禁箍”戴在了黑风山黑风洞中的黑熊怪头上,菩萨度化其做了守山大神,负责看护洛迦山;而“金箍”则戴在了枯松涧火云洞里红孩儿的头上,菩萨度化其做了善财童子。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就是,“金、紧、禁”三箍分别戴在红孩儿、孙悟空和黑熊怪的头上,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观音菩萨随便拿出一个就给他们戴上的。孙悟空乃天生的石猴,放荡不羁,性格乖张,所以必须要紧紧地把他制约束缚才行,所以孙悟空头上的便是“紧”箍了。黑熊怪被度化做了守山大神,既然是看守,那么一个“禁”字就再合适不过,借用春晚小品中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牌儿,任何人都禁止入内”。

而至于红孩儿头上的“金箍”,也正好与其“善财童子”的身份相合,所谓“金”者,“财”也;“财”者,“金”也,“善财童子”头上的箍儿,自然就是“金箍”!

最后,我们再往回看一下,上面我们说到“金、紧、禁”三箍也是佛祖交给观音菩萨的宝物,可是我们似乎却并没有看到这三样宝物好在哪里,我们甚至怀疑这三个箍儿究竟是不是宝物?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仔细想一想,就会立刻发现它们确确实实都是难得的宝物,因为这里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在未戴上箍之前,孙悟空、黑熊怪、红孩儿都是占山为王的妖魔,而戴箍之后,孙悟空最后被敕封为了斗战胜佛,黑熊怪做了守山大神,红孩儿当了善财童子;所以说,这三个箍不是宝物,还能是什么!

好了,这次就到这里吧,如果您认为以上说的还有些道理,那就请多多点赞和关注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与您一起去解读经典中的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