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楊振洋

楊振洋:藝術是一種精神,一種幸福生活的精神。

貝爾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1841年-1895年),法國印象派團體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畫家。

貝爾特·莫里索1841 年生於法國布蘭熱一個頗有聲望的官吏家庭,1895 年卒於法國巴黎 。其祖父爲著名畫家弗拉戈納爾、父親是高級軍官。她與姐姐從小便喜歡繪畫,廣泛接受畫家的指導,其中柯羅對其影響很大(1862-1868年,她在柯羅的指導下學畫),並接受柯羅的勸告,師法自然。1860年莫里索結識馬奈,後與其弟結婚。她與馬奈來往密切,並且互相影響,馬奈在其影響下注重光色的研究 。

莫里索最初跟隨學院派畫家吉夏爾學畫,後來師從卡米耶·柯羅。 19歲時與畫家愛德華·馬奈相遇。馬奈對莫里索高貴典雅的氣質極爲欣賞,從此莫里索的形象屢屢出現在馬奈的作品中。而莫里索也深受馬奈藝術觀的影響,成爲一位印象派畫家。她的作品大多以家庭生活爲題材,筆觸流暢,情感細膩。

在法國成名的美籍女畫家瑪麗·卡薩特,其創作題材與莫里索相近。卡薩特選擇藝術爲職業,不僅要與家庭中的反對者抗爭,還要面對社會的偏見和漠視。當她最終功成名就時卻哀嘆:“畢竟,女人在生活中的職業還是生兒育女。”足見她當時面臨的外界壓力之巨大。

1860 年初,柯羅鼓勵莫里索去博物館臨摹名師大作和畫風景畫。她的作品在 1864 年被官方畫展接納。然而,若沒有在羅浮宮認識到愛德華·馬奈,她可能已成爲學院派畫家。她後來成爲馬奈《在陽臺上》( 1868 年,奧塞博物館藏)和《手持紫羅蘭的貝爾特·莫里索》( 1872 年,奧塞博物館藏)等多幅代表作的模特兒。而馬奈更協助她發展個人的藝術特色,有時甚至親自修改她的畫作。

1874 年,莫里索嫁給了馬奈的弟弟歐仁。經馬奈的介紹,她後來又結識了巴齊耶、莫奈和雷諾阿。在他們的引導下,她掌握了在戶外繪畫的要領,並放棄沙龍畫展,參加了他們的第一個團體畫展。在印象派團體中,與馬奈最親密的一位成員非貝爾特·莫里索莫屬。1868年,兩人初次相識即迅速成爲好友。莫里索作馬奈的模特兒的次數也超過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但在1874年,莫里索嫁給了馬奈的弟弟尤金後,就再也沒有爲馬奈充當模特。

1874年,有一羣年輕的畫家在巴黎組織了一個他們自己的畫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着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着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莫里索是印象派的元老畫家,曾師從於柯羅,後又師從馬奈,他們過從甚密,後來嫁給馬奈的弟弟,成爲他們家庭的一員。作爲印象派畫家,她對馬奈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幅肖像畫得很隨意瀟灑,身着白色長裙的莫里索斜靠在沙發上,漫不經心的姿式,專注的神情,顯得深沉智慧。白色的長裙畫得鮮亮奪人,像女畫家一樣聖潔,在有層次的暗紅背景襯托下發出耀眼的光輝,筆觸富有激情,在畫面上飛舞流動,使靜態的人物產生動感。

感謝您的品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