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小麦主产省开通24h值班电话,在公路沿线设立3000多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为机手免费提供周到服务,全国农机作业市场井然有序。农机服务组织全程作业能力明显提升,小麦主产省夏粮机收、秸秆处理和秋粮种肥同播“一条龙”服务面积超过1133万hm2(1.7亿亩),夏收夏种实现“无缝对接”。

2019年“三夏”小麦机收大会战自5月28日启动以来,装备保障有力、组织调度有效、机具流动有序,天气总体晴好,麦收由南向北快速推进,鄂、豫、皖、苏、鲁、冀、陕等冬小麦主产区相继告捷。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信息,截至6月1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2000万hm2(3亿亩),大规模小麦机收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6%,创历史新高。从曾经“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到如今“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农业机械化让“三夏”生产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从容。

今年的“三夏”机械化作业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

装备向高端智能升级

全国小麦机收大会战收官,机收率96%创新高,你的收割机赚了多少钱?

全国共投入64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较2018年增加1万台。老旧联合收割机逐渐退出跨区机收队伍,大喂入量收割机占比超过70%,单机收获效率提高30%以上。

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联合收割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智能农机从田间试验步入夏收夏种一线,开启了“三夏”无人作业新模式。

装备的更新换代带来机收效率的显著提高,“三夏”期间全国日机收面积过千万亩的天数达到14d,比2018年多3d,单日机收最高140万hm2(2100万亩),黄淮海主产省小麦机收率接近100%。

生产向全程绿色升级

全国小麦机收大会战收官,机收率96%创新高,你的收割机赚了多少钱?

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以绿色高效为主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组织开展了集中示范服务行动。通过举办“田间日”、现场会、机手劳动大竞赛等方式,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离田、免耕精量播种、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等先进适用绿色技术。

农机服务组织全程作业能力明显提升,小麦主产省夏粮机收、秸秆处理和秋粮种肥同播“一条龙”服务面积超过1133万hm2(1.7亿亩),夏收夏种实现“无缝对接”。各地广泛推行小麦联合收获—麦秸抛撒覆盖还田—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配套技术,为“三夏”生产增添更多绿色。

服务向集约共享升级

全国超过6万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三夏”农机化生产,积极发展托管式、网约式及“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帮助广大农户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田。

安徽亳州在全市推广农机作业托管全覆盖,1240个合作社“网格化”托管46.7万hm2(700多万亩)小麦,小麦机收实现连片作业、整村推进,作业期缩短2~3d,不仅为农民节省生产成本150元/hm2(10元/亩),而且机手的年均收入也增加了1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不需家家户户购置机具,已成为典型的农业共享经济。

管理向惠农便民升级

全国小麦机收大会战收官,机收率96%创新高,你的收割机赚了多少钱?

农业农村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免费发放了30万张跨区作业证,公路部门开通农机绿色通道,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继续享受免费通行政策。各地通过“农机直通车”及手机APP等搭建作业供需对接平台,让信息多跑路、农机多干活。

各级农机部门及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运转有效的用油保供机制,江苏开展“石化惠农助推三夏”活动,农机加油价格优惠15%,减轻机手加油成本4500万元。

各小麦主产省开通24h值班电话,在公路沿线设立3000多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为机手免费提供周到服务,全国农机作业市场井然有序。

根据以上信息,今年的小麦收割机手平均收入增加1万元,那么,具体到你本人,今年的收益情况如何呢?农业机械杂志社针对跨区机手展开收益情况调研,快来告诉农机君吧!我们为提供真实信息的小伙伴准备了精美礼品哦!

三夏跨区作业收益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