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文明尚德之城。在每一个临海人中,都有着代代传承的文明基因。

建设一座明礼守信、文化繁荣、和谐有序、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文明城市,是每一个临海人心中的美好向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正在把这个向往变成现实

括苍山下,灵江两岸,处处都能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这座城市的改变,也让人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

顶层设计 氛围浓厚

5月30日

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

蔡永波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上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讲话

吹响了全市“创文”集结号

↓↓↓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决战的状态、扎实的作风,高标准、严要求打一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

这次会议,是一次正视差距即知即改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排除万难背水一战的誓师会,更是一次提振信心谋求作为的鼓劲会。这次会议之后,全市上下立刻以饱满的热情,决战的状态,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场战役中去。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临海人努力追求的“幸福梦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幸福接力。

从2011年提出创建的目标以来,我市已经整整为之努力了7个年头,今年,我们重整行装、重擂战鼓,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再出发。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临海人的共同心愿和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不懈奋斗的大事,揽牌入怀是唯一目标。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 是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可以说,这一荣誉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要获得这样一个荣誉

评选条件极其严苛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依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测评体系》测评,涵盖了创建期三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方面内容。

其中《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由7个测评项目、58项测评内容、120条测评标准构成。测评指标涵盖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以实地测评、台账资料、问卷调查三种方式采集数据,其考评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未有。

惟其艰难

方显勇毅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以创建为民的情怀,坚持不懈的努力,求真务实的作风,依靠全市人民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三年一评,本届创建周期为2018年至2020年。我市从2011年开始提出创建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2015年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前已经进入第二轮。

今年全市特别安排18个专项攻坚战,以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城市文明建设短板为重点整治内容,攻坚克难,加强薄弱环节整改,以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推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机制健全 一线作战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蔡永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梅式苗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健全市领导和市级部门进网格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部门定期深入联系网格实地走访,排查梳理创建问题,协调部署整改任务。

我市出台了《临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操作手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等文件,建立每周、每月工作例会制度,应该说全市创建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非常明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整个框架已经搭成,各镇街、社区、网格有计划、有目标,创建工作全面铺开。

在创建过程中,我市建立了“多城联创”市领导和市级部门进网格制度,将主城区和各镇建成区划分为85个网格,其中街道网格71个、镇网格14个。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部门分别联系相应网格,班子成员为街道网格长,村(社区)书记为村(社区)网格长,联系部门和村(社区)分别建立网格队伍,实行责任捆绑,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改变“小数部门干、多数部门看”现状,创建抓手以条为主变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我市还出台了《临海市多城联创工作责任追究及奖励暂行办法》,对在多城联创工作中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措施执行、监督检查、整改落实等推进不力,违反多城联创工作要求,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影响多城联创工作有序开展的责任单位或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在创建过程中,责任单位和个人成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奖励记功,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往前站、向我看、跟着干”,成为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聚焦创建盲点、痛点,各级领导身先士卒,深入一线,现场指挥,广大基层干部顶烈日,冒酷暑,在社区,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垃圾,清除小广告;在街道,清理占道经营,清除违法建筑;在路口,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

这是上行下效的榜样带动力,树立起干部艰苦奋斗和争先务实的实干作风。创建让城市更美丽,已经成为临海人民的共识,创建让大家凝心聚力,体现出空前的热情、空前的干劲、空前的团结,创出了精神,创出了作风,创出了民心。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努力,创建的成果已经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城市管理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老旧小区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宣传到位 基因根植

“欢迎来到千年古城临海,临海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希望您给予支持,让我们与文明携手,与道德同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市民小周刚下火车,手机上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以临海北、临海市区两个高速路口以及临海火车站为节点,向进入临海的旅客、回到临海的市民发送创建短信。

漫步临海的大街小巷,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宣传标语犹如春风化雨,正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抹亮丽的底色。

社会宣传唱强音,文明新风进万家。市“多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能部门。“讲文明树新风”“核心价值观”成关键热词。各镇(街道)、部门严格执行要求,在主要道路、重点区域等地设置宣传栏,投放四项内容;紧抓人流聚集地,扩大宣传效益,在车站、景区、医院等地设置不少于3种形式的公益广告; 2.5万册市民手册进企业、校园 、社区,通过上门入户、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激发群众助力创建工作热情。全市上下全员行动,让创建意识深入人心。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我市注重发掘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以“道德模范”“感动临海人物”等评选培育道德典型,以正能量事件塑造“大爱临海,温暖之城”品牌,推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使崇德向善、学习先进在我市成为新风尚。

我市有关单位充分利用时间节点开展各类主题竞赛,以“做文明有礼临海人”为主题,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全市涌现出一批典型特色工作,形成你追我赶的向上氛围。

《今日临海》报在第一时间推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行时》《大爱临海·温暖之城》《大雅临海·书香之城》《最美临海人》等专栏,用消息、评论、访谈、新闻图片等形式,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高密度宣传,迅速营造了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截至9月7日,《今日临海》在头版、二版累计刊发各类报道167篇,并进行了44次专版报道,刊登公益广告40期。临海电视台《临海新闻》栏目共播出“多城联创,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32个、“文明聚焦”系列报道16个,《民生988》栏目共播出“大爱临海·温暖之城”系列报道19个。

临海电视台、中国临海新闻网和城区大型LED显示屏上每日滚动播出《文明城市——红榜》和《文明城市——黑榜》,其中在《临海新闻》和《民生988》时段播发近250遍,点赞文明行为,曝光不文明陋习。剑指痛点,重拳出击,形成舆论网,引导市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

记 者:李欣、金晓欣(见习)

编 辑:汪璐霞

监 制:牟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