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真实的“靖康之耻”,因太过悲惨历史课本都无法详细描述

提到宋朝你会想起什么?是会想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李清照,还是会想起"左牵黄,右擎苍"的东坡先生,亦或是"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

提到宋朝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讲,这个朝代不同于以往其他朝代对于武将特别的重视,而是对文官特别的重视,对于文人来讲无疑是迎来了春天,但是这种重视最终也形成了奢靡的社会风气,同时这个朝代也很重视商业的发展,不仅在陆地上与各个国家进行着商业上的贸易往来,同时还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江南和沿海城市的发展,至此打破了北部地区的经济长期领先于南部地区的局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重心南移,而宋朝也凭借着经济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强国。

中国史上真实的“靖康之耻”,因太过悲惨历史课本都无法详细描述

但是在宋朝的众多优点之中,有一个历史事件在宋朝持续的一百年间留下了最深刻、浓重的一笔,那就是靖康之变。

对于靖康之变的发生,很多人都觉得是当时朝廷的改革没有发挥好作用,导致朝廷上下、百姓之间,都没有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再加上统治者迂腐无能,竟想出了联合金人共同灭辽的馊主意,导致了靖康之难。在小编看来,或许改革操之过急,要付一定的责任,不过要说首要责任那一定是统治者的迂腐和无能,而这场靖康之难给宋朝的子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历史课本中对其的描述实则少之又少,因为其悲惨程度实在是无法用简单的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下面小编就来给你讲述一下靖康之难到底有多惨!

首先最苦的就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了,当时金人让宋朝缴纳巨额的金银财宝、粮食匹马,可本就积贫积弱的大宋国在经历了连年的战争后,国库更是无法支撑着这些巨额的款项,在这种国家拿不出钱的情况下,就只能从普通百姓那里去搜刮财产和粮食,可怜百姓遭逢战乱已经很艰辛了,现如今没了粮食和钱财怕是活下去都十分困难!

中国史上真实的“靖康之耻”,因太过悲惨历史课本都无法详细描述

即便是这样,距离金人所要求缴纳的财宝、粮食数目还有着一定的距离,金人看这大宋朝也是实在拿不出来什么了,就想出了可以拿大宋女子来进行抵债的要求,无能的宋朝统治者一听就立刻同意了,当即派人去民间征集女子,可除去儿童和老妇外,近乎两千人的数目也是不好寻来的,一时之间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良家女子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中国史上真实的“靖康之耻”,因太过悲惨历史课本都无法详细描述

最惨的是连宋朝的统治者都沦为了做人质的下场,钦宗和徽宗先后前往至金人大营被金军给扣在了大营,不仅如此,连后宫的嫔妃、皇亲贵胄、文武百官皆成为了金人的阶下囚,而堂堂的一国之君更是在敌国军营内受尽侮辱与折磨还被敌国轻蔑的封为"昏德公"和"重昏侯",最后,一个客死在了敌国的军营之内,另一个也没能回到故国,客死在了北地,虽说这最终的下场是他们自食其果,但是让人看来也是无限的悲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