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共和后期的罗马尝为当时东方各国如此形容:"此国灭了远近各地的许多国家,以致人一听得它的名字无不战栗;可是它对于友邦和属国,却维持善意的和平。罗马人既有这样的光荣,却无一人自戴王冠,无一人炫耀紫袍。"这表面的荣光之下,隐藏的却是数十年来的积弊,这积弊终在阿劳西奥一战完全爆发。

北方民族的迁移

在公元前113年,罗马人在北方边境遇到了一个他们未见过的民族,这个民族便是在未来会和罗马人打下无数交道的日耳曼人,但在当时罗马人这个民族还不够了解,一度曾把迁徙而来的日耳曼辛布里部当作是凯尔特人的一支。不过罗马人很快也发现了这批人种的不同,他们有瘦长的身材、深黄色的卷发和光芒四射的碧眼,在罗马人眼里"这个民族在身躯大小上超过其他的民族,就是身体最大的人也不能跟他们相比。"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日耳曼人

这支日耳曼民族自称为辛布里人(Kimbrer),其意为"武士"(Chempho);他们的敌人管他们叫做强盗,条顿人则为他们所联合的同种。辛布里族在今日的丹麦,条顿族则在德国东北邻近波罗的海的地方;他们在迁徙中最先和凯尔特的波伊部接触,于文化上也受到了凯尔特人的影响,辛布里族内有一些首领起的便是凯尔特化名字。他们往往全族带着大车进行迁徙,车篷之下是一家的妻儿,财产乃至于猎犬都在其内。这个民族性情勇猛且坚韧耐苦,罗马人形容他们"是勇敢的人中间最勇敢的,藐视死亡""在断粮的时候,他们吃野草维持生活"。

在当时,辛布里人的战术和罗马的老对手凯尔特人大同小异,阵型是纵行与横列基本相等的粗糙方阵,在危急的战斗中,第一排的战士会通过绳索将金属腰带结在一处。同时他们会按照和凯尔特人类似的传统预先和敌人约定交战日期和地点,并且在战斗全面开始前,指名道姓的要和某个敌人决斗,在开战时,他们会发出骇人的战吼,这种战吼罗马的记载称之为"拔力吐"(barritus),既惊骇敌军又可壮己方胆气。在后世,罗马对这战吼已十分了解,并可据声音齐整与否判断敌军士气,若呼啸整齐,就知日耳曼人士气激昂;若吼声杂乱,则说明已有败像。但这是后话了,此时罗马初遇这帮蛮族,对这吼声还是惊骇居多。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辛布里--条顿人的迁移

辛布里和罗马人最先接触于阿奎莱亚附近,当地居住的陶里斯克部是罗马的附属,罗马将领卡尔博命令辛布里人退出此地,便如开头所述,基于罗马的声威,辛布里人亦是有所畏惧,接受了退出此地的要求。然而卡尔博却甚无耻的命令向导把辛布里人诱入埋伏圈,战果却是埋伏方的罗马人败给了辛布里人,几近全军覆没,自此辛布里人对罗马畏惧之心全消。

前109年,辛布里人与高卢南部再次和罗马人接触,此时罗马共和的疆域已经扩展到了高卢南部,高卢土地肥沃,辛布里人便要求罗马分出部分土地,他们便会在此和平定居,罗马将领西拉努斯直接以进攻作答复,结果再败,营寨为辛布里人所夺。

罗马人的接连失败终究让北方民族看出此强国今日的虚弱,凯尔特的赫尔维蒂部与辛布里人结成同盟,这个部族将两个罗马军团引入埋伏圈后大肆屠戮,罗马的主将与副将当场阵亡,残兵逃回营地,赫尔维蒂人以这只罗马军所带财物一半和曾俘获的俘虏为条件,允许罗马元帅由牛轭下退去。这是极其侮辱的做法,具体的做法是用三根标枪扎成一个必须弯腰才能通过的门,让人半裸的从下面钻过。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罗马军团

罗马人集结大军

当时的情景对罗马甚是危机,罗马北方行省最重要的城市托罗萨也趁机叛乱,接连的失利终于让元老院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朱古达战争的结束,也让罗马腾出手全力应付北方边境。这次罗马派出了共和史上空前庞大的军队,规模还要超过坎尼会战的8万人,此次罗马出动了足足16个军团,除此之外还有辅兵和随营人员4万,共计12万大军。军队以马克西姆斯为主将,期考鲁斯为副将,二人各率一军,省长恺庇欧独率一军作战。

先是恺庇欧克复了叛乱的重镇托罗萨,随后大肆劫掠,他宣称会将所得金银珠宝上缴国库,然而在运送途中金银为"强盗"所劫,而这批"强盗"后经查证可能是恺庇欧派人演的戏。前105年,辛布里部的王鲍里克斯计划侵入罗马的意大利本土,罗马的这三支军队构建了一道防线,恺庇欧军驻扎在罗讷河右岸,马克西姆斯和斯考鲁斯则在左岸驻扎,但这样一来,此次集节了罗马共和史上从所未有的庞大兵力被罗马人自己一分为三。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是此时罗马门第之见已经甚重,作为主帅的马克西姆斯出身较低,以职位论,省长恺庇欧本该受他节制,然而恺庇欧出身高门,并不乐意对马克西姆斯事事顺从,就不愿与其汇合。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罗马三支军队的部署

于是,分为三支后的罗马军队单独一支很难抵御辛布里人的攻击,兵力较弱的斯考鲁斯军首当其冲遭到全歼,马克西姆斯急命恺庇欧前来汇合,恺庇欧也知事态紧急,率军到了河左岸的阿劳西奥(今法国奥朗日)与马克西姆斯合军,合兵之后罗马兵力强盛,使得辛布里王心有所忌,决定和罗马人谈判。但眼前危机的解除却使得马克西姆斯和恺庇欧的矛盾又现,二人虽然合兵,恺庇欧却不愿同主帅待在一个军营,也从不肯共拟作战计划,更是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独立的兵权,元老院和军官几次调解均是无用。

此时辛布里人派使者谈判,理所当然找到的是作为主帅的马克西姆斯,恺庇欧见此情景,认定如此一来,对付辛布里人的大功必然落入马克西姆斯之手,出于抢功的心理,他急率所部攻打辛布里人,却全军覆没。恺庇欧既然被破,辛布里人对马克西姆斯自然也是无所顾忌,倾力进攻,此军也是全部败亡,更由于罗马背水作战,十二万人中据说仅十人逃得性命。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奥朗日古罗马竞技场

败因分析

阿劳西奥之败,两名指挥官不合自然是主因,但是绝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论战术水准,日耳曼人绝无法和罗马人相提并论,他们的战术并不比罗马的老对手凯尔特人高明,无非是生活的环境更严酷,所以体质较为健壮,性格更有韧性;论武器装备,日耳曼人还有部分赤身裸体,自然更不能和重装步兵为主的罗马人相较;论将领,辛布里王鲍里克斯不是汉尼拔也不是皮洛士,他击破罗马军队也没有展现出高人一等的战争艺术。

那么,罗马为何出现如此大的惨败,笔者认为,这是罗马数十年积弊的大爆发。

一、将领水准下降

罗马和这北方民族的数年交战,前后换了几位将领,但从到尾没有一名将领表现得有几处闪光点,最早的卡尔博将毫无防备的辛布里人引入埋伏圈,却反被杀得大败,再到马克西姆斯,纵然他不好对恺庇欧下令,但他的副将斯考鲁斯却是听他指令的,他选择了分兵,导致斯考鲁斯军被敌人全歼。恺庇欧作为最大的责任人,则是利令智昏,只因担心马克西姆斯抢了自己的功劳,完全不曾估算军力差距就鲁莽率军进击,才有最终的大灾。

连续几任将领都是如此无能,并不可用偶然去形容,这要从罗马选拔制度说起,罗马的制度来说,一个人要想担任公职,前提必须是在军中服役十年,在这种制度下,罗马为将者不说个个才能杰出,至少可在及格线以上。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罗马的荣耀之路

这项规定在罗马共和的早期和中期是严格执行,但在罗马人迎战日耳曼人时已然不那么严格,一个比较讽刺的说法

"可是就常例看,当贵族领主将要率兵时,他们便急忙读希腊的兵书和罗马的年史,以搜集些军事谈话所必需的材料,然后在军营时,最好把指挥的实权交给一个出身微贱可是经过考验的贤能军官。"

为将之时,贵族们大多需要临时抱佛脚的去读兵书,素质如何能高?

二、士兵素质下滑

如果说将领素质的下滑源于对十年服役制度的破坏,士兵素质的下降却是多方面的,首先,早些年罗马共和扩张的成功,把许多罗马人养得懒了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约前110年的罗马疆域

罗马共和以其强健的臂膀击碎了马其顿王国,在马其顿的国库和土地上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自此,普通的罗马公民也不需交土地税。随后格拉古的改革中,他为了讨好平民,在森普罗尼乌斯法中规定,居住在罗马城的三十余万公民都可领取到由国库出资补贴的超低价甚至是免费的粮食。不需交土地税,又有免费粮食领,如此舒适的生活,普通的罗马人如何乐意去当兵?

另一方面,随着疆域的扩大,在海外服兵役的时间往往很长,罗马的士兵源于有财产的自耕农,早年的罗马作战往往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一个罗马人当兵打仗到战事结束回家,并不耽误他的对自家田地正常收获,但现今却大有不同,以西班牙的驻军为例,他们往往需要服役5~10年,这自然加大了对当兵的抵触情绪。

同时,现今服役带来的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十年兵役后才可担任公职的规定既是限制,又是机遇,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罗马人在这十年间若是有出色表现,在未来就可尝试和高门大族同台竞技,竞选公职,但在罗马共和成功海外的扩张中,有一些家族通过军功积累了过多的财富和威望,平民更加难以出头,这更是打消了当兵的积极性。

以上的结果汇总下来,士兵的素质自然大不如前。

三、品性的败坏

中国古话说道"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对共和后期的罗马在适合不过,自皮德纳之战结束,马其顿王国败亡,五十年间罗马以一种无敌于天下的姿态看待周边各国,反之周边各国几乎也是以此姿态小心翼翼的对待罗马。长此以往,强大外敌的消失使得罗马进入了无止境的党争阶段。

在党争之中,一次次的刷低罗马人品性下限的事件发生了,例如,小西庇阿被暗杀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小西庇阿

在笔者的评价中,早期的罗马人是一个坚韧正直到可敬甚至顽固的民族,皮洛士进攻意大利,罗马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皮洛士的亲信联络罗马要暗杀皮洛士,罗马不但不同意甚至提醒敌皮洛士要小心谨慎。靠着这种坚韧正直的精神,罗马度过了一次次危机,但在无休止的党争中,罗马却出现了因政见不同,暗杀这位可敬的同胞的事件。

关于早期的罗马元老,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迦太基和罗马尚且友好的时代,迦太基使者出使罗马,在元老的家中,出于对贵客的尊敬,元老以银质餐具招待他,他去了许多元老的家中。却发现所有的元老用来招待他的银质餐具都是一套,一问才知,当时的罗马城的元老只有这么一套银质餐具,在招待使者时才能适用。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高,但早年罗马元老清廉才更像是常态。到了罗马共和的后期,元老院已然成为腐朽无能的代名词,朱古达甚至说出"给我足够的金子,我负责购买这座城市"这种话语。

可悲的是,这句话至少不全是戏谑之语,朱古达战争一阶段罗马大胜,朱古达无条件投降,他却通过足够黄金贿赂元老,让他仅需支付一笔小赔款就可复国。朱古达之前屠杀了大量在非洲的意大利人,这样的惩罚显然使得民众对元老院不满,迫于压力朱古达还是被传唤到了罗马城,然而金钱的效用让他得到了罗马所开具的护照,使得他不是作为一个投降者的身份前去听审。若非之后朱古达太过肆意妄为,在罗马城内刺杀政敌,真就要上演一出钱可通神的故事了。

阿劳西奥溃败:罗马数十年积弊的爆发

朱古达战争

彼时,罗马共和所存在的弊病不可胜数,要去脱胎换骨,需要未来的罗马用近百年的时间击碎原有框架而获新生,但在这时面对阿劳西奥惨败的灾难,则要感谢马略的将才和他的兵制改革,成功的让罗马度过了眼前的危机,这次积弊的大爆发并非结束而是开始,在危难中,罗马的一个个有识之士为国家寻找出路,才有马略苏拉,凯撒庞培,奥古斯度安东尼这些人的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