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时候,名声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在古代,还没有网络这种东西,人们出名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但是,不同的时代,人们也有不同的出名方式。比如东汉时期,月旦评就是一种出名的手段。

所谓月旦评,是当时两位名士许劭兄弟在月初对当时人物及艺术作品的评价。由于他们非常有名,所以被他们评价过的人或者作品,也都会身价倍涨。

于是,曹操看准了这个机会,希望能够借此出名。他去找许劭,请许劭评价一下自己。

也不知是因为当时没在月初,还是许劭对曹操没有好感,抑或不敢说或者其他原因,总之,许劭对于曹操的请求是拒绝的。

可是,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个性张扬,敢爱敢恨,敢想敢做。你不评论我,我还非要你评论。不知道利用了什么手段,最终曹操终于让许劭屈服了。

许劭说了一句话,千古流传:“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记载:“太祖(曹操)大笑”。

就这么一件事,留下了两个模棱两可的谜团。一个是许劭的话,一个是曹操的反应。

通常来说,大家认为许劭的话可以认为是:你如果生在治世,就是一个能臣,如果生在乱世,就是一个奸雄。

但是,这句话也有另一种理解方式,那就是把“治”和“乱”当作动词来翻译,而不是形容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如果想要治理这个世道,你就是一个能臣;你如果想要祸乱这个世界,那你就是奸雄。

在文言文里,“如果”的意思可以不用说出来,因此,这句话这样翻译也是可以的。

许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很难讲。

而曹操的反应,也同样耐人寻味——大笑。

这个大笑,也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可能性。

第一种是:终于得到许劭的评价,可以出名了。有了名气,以后就有更好的前途了。不过,这种想法显得曹操比较小家子气,太按部就班,因此可能性不大。

第二种可能:很不错啊,如果生在乱世,我就做个能臣,生在治世,我就做个奸雄,不论怎么样,我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好!

第三种可能: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能是个奸雄呢(曹操的《述志令》曾经明确说过,自己最初的理想就是做个征西将军)?

这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目前已经没有什么记载了,估计是在170-180年之间,此时黄巾之乱尚未爆发,但是东汉朝廷已经非常腐败。因此,即使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天下大乱,但是像曹操这样有眼光的人,肯定看出了其中的暗流涌动。

因此,许劭所说的乱世之奸雄,听起来和当时的天下有点离谱,但他们都知道,乱世可能真的要来了。许劭和曹操,彼此都是天下的英杰。在安定的天下讨论乱世的可能,不需要点破,彼此会心一笑,心照不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