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面的封地中,长子术赤的封地最终由其子拔都西征东欧建立起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在西辽,后建立起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本是大汉继承者,后来,其封地因汗位之争被忽必烈的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倒成为最倒霉的汗国。然而,自己的两个儿子却无比争气,忽必烈夺取了蒙古大汗之位,旭烈兀打出了一个伊尔汗国。

四大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由忽必烈的元朝和钦察(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组成; 二是除忽必烈的元朝外,由钦察(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组成的四大汗国。

不管哪一个“版本”,伊尔汗国都赫然在榜。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初成吉思汗给兄弟儿子们分封“兀鲁思”的时候,这个伊尔汗国并不在“规划”之列,那它是如何崛起进而跻身四大汗国的?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当初成吉思汗分封时,三个儿子的封地在蒙古本土西面,东面的苦寒之地分封给了自己四个兄弟,加上一个庶子,故有“八大汗国”之说,而这并不包括幼子托雷“监国”的蒙古本土。

在西面的封地中,长子术赤的封地最终由其子拔都西征东欧建立起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在西辽,后建立起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本是大汉继承者,后来,其封地因汗位之争被忽必烈的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倒成为最倒霉的汗国。

幼子托雷虽为监国,但他领有的蒙古本土属黄金家族的“共有家产”,实际上是没有封地的。然而,自己的两个儿子却无比争气,忽必烈夺取了蒙古大汗之位,旭烈兀打出了一个伊尔汗国。

奠定基础

崛起之前的蒙古部落也是饱受欺凌,隋唐时期受突厥和后继而起的回鹘统治。迁徙到蒙古高原后,又相继被辽国和金国统治。12世纪下半叶,蒙古诸部展开角逐,经过激烈厮杀,铁木真最终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大蒙古国正式建立。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从建立大蒙古国到去世的20年中,成吉思汗四处征伐,强势扩张。通过一场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战争,西夏、西辽、金国和花剌子模等国相继被灭,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对手无不闻风丧胆。

历时七年的第一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的大军一路向西进军到今乌克兰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东返时再折转围攻基辅,可谓战果丰硕。

这次西征,成吉思汗不仅为子孙们开疆拓土打下坚实基础,还“规划”了后来的四大汗国。

汗位之争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下,遗嘱中除了“联宋灭金”,还将拓来的疆土分封给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最小的四子拖雷监国,“领有”蒙古本土。

其实这个时候问题就已出现了,成吉思汗虽然遗命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但仍规定大汗的继承人必须经过蒙古的“忽里勒台”(诸王及贵族参加的部落议事会)推举决定。

幼子监国也许是蒙古的传统,但凭看似民主的“推举”来确立汗位恐怕是自找麻烦。“大蒙古国”后来的历史也表明,几乎每一次汗位交替都伴随着血雨腥风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托雷监国两年后的1229年,蒙古的“忽里勒台”才召开大会推选新大汗。经过40天激烈争论,起初呼声很高的拖雷逐渐势孤,只得与二哥察合台一起拥立窝阔台。“忽里勒台”胜利闭幕,窝阔台“服从父亲遗旨,接受弟兄劝进”继承汗位。

在位13年中,窝阔台取得了第二次蒙古西征和灭金伐宋的辉煌政绩,1241年,嗜酒如命的窝阔台因豪饮致死。按照成吉思汗立下的规矩,“忽里勒台”大会再度召开。

在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倾力运作下,长子贵由顺利被推举为大汗,正在西征立下赫赫战功的拔都虽不服也无可奈何。一番劝进和一番假意推辞后,贵由终于同意继承汗位。大概是看到了汗位交接存在“问题”,贵由明确提出一个条件:以后汗位必须让其子孙世代相传

贵由在汗位坐了不到两年就去世了,而他精心设计的“汗位世袭制”也随之而去。“长子西征军”统帅拔都力挺拖雷的长子蒙哥,遂提议召开“忽里勒台”。又是一番明争暗斗,1251年,在拔都和弟弟旭烈兀等支持拥戴下,蒙哥最终如愿以偿夺得大汗之位。

汗位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托雷家族,导致了皇族内部的分裂,也为后来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伏笔。

异军突起

蒙哥即位后也是励精图治,一边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一边命另一弟旭烈兀率十万大军西征。这一次是蒙古的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兵锋直指波斯,统兵征伐尚未降服的国家。

成吉思汗也许没想到,像自己一样能打的都集中在了幼子托雷家族,这几个孙子一个比一比厉害,尤其是旭烈兀“这孙子”。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 1252年,旭烈兀的西征大军从漠北草原出发,渡过阿姆河后一路所向披靡,于1256年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政权。
  • 1258年,旭烈兀攻打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以一场漂亮的围城战迫使哈里发开城出降。蒙古军队对巴格达展开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屠城,数十万居民在屠杀中丧生,末代哈里发被装进袋子里纵马踏死,这座阿拉伯历史名城惨遭浩劫。
  • 1258年,旭烈兀相继灭亡了波斯木剌夷国和黑衣大食国,随即率10万大军向叙利亚进发。
  • 1259年,旭烈兀分兵三路进攻大马士革,次年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

至此,旭烈兀西征军兵锋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准备进攻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旭烈兀的“西征”令伊斯兰世界陷入极度恐慌,巴格达的改旗易帜使伊斯兰世界的中心被迫转到埃及。正当旭烈兀踌躇满志准备再创大业之时,蒙哥在四川战死的消息传来。

于是,旭烈兀留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自率其余军队东返。回波斯后,旭烈兀获悉忽必烈已即大汗位,并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汗位之争,遂不再东返蒙古。

伊尔汗国

旭烈兀及时亮明态度: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投桃报李,忽必烈遣使传旨:将原由大汗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划给旭烈兀,囊括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大片国土。

就这样,旭烈兀的伊尔汗国建立了,其领土不仅占据了繁荣富庶的两河流域,疆域也十分辽阔,东起阿姆河,西抵地中海,北起高加索,南抵印度洋

成吉思汗明明只封三块地,为何冒出四大汗国?“这孙子”太能打了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进行了5年,最终打败了自己的弟弟。1264年,忽必烈称帝后兑现了承诺,册封旭烈兀为伊儿汗。

对这位同母兄弟的犒赏,能战善战的旭烈兀欣然笑纳,并率先承认忽必烈的宗主权。后来,比起其他几个汗国,旭烈兀的伊尔汗国和忽必烈的元朝的关系自然更为密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