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做書按:

在做《绝对循环》这本书时,编辑发觉到了潜藏在体内的七种人格。当然,这并不是说作者做书做到人格分裂,而是编辑过程中遇到的七种挑战与责任。许多人应该也是如此,为了做好一本书或一件事,会让“多姿多彩”的人格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大家都十分了不起呢!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1. 一个社交恐惧的编辑

在做编辑之前,外国文学是我的真爱。奈何只有哑巴英语六级水平,对外国文学也没有专门研究过,觉得自己尚做不好外版编辑。

毕业后,从文字编辑做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一名“再版”编辑,做了许多“曾经卖得不错,现在还想卖一卖”的书。我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天生社交恐惧——买东西从来不好意思砍价的人,怎么和作者谈稿酬、签合同?虽然曾经得到过做一名新书策划编辑的机会,但因为不喜欢谈判,我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的“安全领域”——做再版书。

2. 一个有点幸运的编辑

一本书能够有机会再版,往往意味着书本身有着比其他书更高的出版价值,而且其中不乏名家的优秀作品。这次我就来说说我和一位“大神”作者的际遇。

天下霸唱写过很多小说,最有名的是“鬼吹灯”系列。后来他又陆续写了“四神斗三妖”系列的《河神》《火神》《崔老道传奇》,等等。有一些作品被拍成了影视剧,挺火的,口碑也不错。

在做编辑之前,我只看过《鬼吹灯》的第一部,不能算是一位正经的“灯丝”。谁能想到后来霸唱的《天坑鹰猎》《崔老道捉妖》等一系列新作,我都是第一个读到的人?公司能把天下霸唱这样一位悬疑大神的作品交给我来编辑,我满怀感恩。

我不仅是第一个读到这些书的人,还曾读到这些书的不同版本。

霸唱在写完一部作品后常常反复修改,小到某个词、某一句话,大到整个情节。虽然每次改动都导致我要心怀忐忑地从头到尾重看一遍,但故事很精彩啊,再看一遍也没什么。一想到书中某些“最后被放弃但其实也很精彩”的情节世界上只有我和作者知道,就有一种特别的骄傲。

和最近突然在出版圈流传的“重版出不来”吐槽贴中不得不看烂稿的编辑相比,我很幸运。

3. 一个想要喊冤的编辑

霸唱是一个很低调的作家,很少出席签售、演讲这种活动,每次因为出版事宜联络,他都是在埋头写书。

最近他可能在写《天坑鹰猎》的第二部《天坑宝藏》。在他的下一本新书写完之前,我负责再版了他的一部旧作《死亡循环》。

这部书从立项起书名开始就折腾个没够,让我心力交瘁了整整一年——这个看起来很漫长的出版流程,在带点惊悚元素的小说选题里算快的。

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原书名《死亡循环》中的“死亡”不让用,必须换一个词。开始起了一个《终极循环》,连书号都下来了,到出版的最后时刻又改成了《绝对循环》。图书预售的时候,不出意料,网上马上就出现了读者指责出版商换书名装作新书出版骗读者钱的声音。虽然确实有出版商通过这种方式新瓶装老酒,旧书换新颜,但这本书真的不是啊!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绝对循环》这个名字是作者天下霸唱本人指定修改的。我自己也思考了其中的理由:宇宙中未知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对于人这种渺小的生物来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

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要用“绝对”这两个字,后来倒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充满了哲学的意味。用在书中主人公无法逃脱的命运上特别合适。因为让他们恐惧的从来不是死亡,不是走到生命的终点,而是“绝对”的存在。如果一切都是设定好的,绝对会发生的,那我们的生命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真是超炫酷的疑问啊!

4. 一个已经离职的编辑

书名的问题还算好解决,对书内容的修订却很麻烦。

天下霸唱曾经在一次发布会上回答读者的问题,谈到自己写书的方式。如果我没有记错,他说过有些书是通过他来讲、助手来记录,最后他再整理成书的方式写成的。

这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很多作品总像是一个说书人在讲故事。这同样也导致了小说的成稿会出现较多错漏,毕竟一边讲一边打字,不是专业做这个工作的人,很难同时保证打字的速度和质量。

对于编辑来说,同时保证审稿的速度和质量,也是个难事。

为了提高编校质量,公司的文字编辑部进行了几次关于《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的内部考试。关于每种错误如何计错,编辑已经烂熟于心。为了保证成书的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第一次审稿后的错误率被牢牢限定在万分之三以内,超出这个标准,一审就不合格。对于大部分书来说,想达到这个标准其实很容易,只要认真就行;但如果编辑拿到一部自己改出来就“满篇红”的原稿,不合格的结果就基本注定了。

要想保证合格,就要将这一部稿子慢慢看、细细看,挤出时间多看几遍。虽然国家规定“三审三校”,但有些稿子编辑光自己就审了好几遍。我甚至遇到过有编辑对稿件质量不放心,自己掏钱请其他编辑吃饭,好让人家帮忙再多审一遍。

虽然编辑薪水微薄,身上的责任却不少,出错常常就是大错。

编辑服务于读者,也服务于作者,既要让读者满意,又要给予作者帮助。但人生从来都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结果。在一本书上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这本书最终却还是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出版,或者出版了却无法得到读者与作者的理解。

这不仅是编校不合格被扣审稿费,或是图书没能出版拿不到审稿费的问题(虽然这也让我很伤心)。我想,每个编辑人都是有些理想的,看到一本书顺利出版,就像看到一个孩子的新生;而一本自己很看重的书难产甚至夭折,才是让编辑最难过的事。

《绝对循环》立项的时候,我正忙着《崔老道捉妖》和《崔老道传奇》这两部重点新书的出版,对《绝对循环》有心无力,就把审稿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年轻的编辑负责。

这本书已经出版过一次,在文稿质量上还比较有保证,但编辑还是在第一版中发现了诸多错误(第一版由他社出版)。另外,书中的一些情节不太符合出版社对内容的把控,需要酌情修改,又不能影响全文的连贯性和前后逻辑。

文稿修改了一次又一次,最终终于能让几方都能满意,其中的辛酸,那位已离职的编辑已经无法在这里诉说。

5. 一个有点追求的编辑

文稿的修改只是一个通过不断打磨来逐渐完善的过程。装帧设计这个环节却常常陷入一个怪圈。无论出了多少版的设计,在细节之处打磨过多少遍,设计师都有可能被告知:“还是第一版好。”

我要在这里感谢公司温柔、可爱、美丽的设计师。他们从来不像业界传闻中那样不好说话。虽然有时候也会有争执,有抱怨,但最后双方总能坚持一些、妥协一些,对最终稿达成一致,无论最终稿是不是第一稿——《绝对循环》还是用了第一稿的微调版,对不起!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公司也对装帧设计越来越重视,想用好纸(贵的纸)、新工艺(贵的工艺)的时候,大部分会爽快地满足编辑和美编的要求。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这次《绝对循环》的内封用了好贵好贵的彩烙特种纸,并且被包在内封里完全看不出来,可以说是非常奢侈——既花了大钱,又没让在书店买书的读者看出来。

只有读者将这本书买回家,拆掉塑封,又无意间撤掉外封面,才能发现内封上我们的用心——触感极好的特种纸和在银灰色的纸张上变得不怎么显眼的压凹工艺。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每次对书进行再版,都想要努力为书增添一些新东西。

天下霸唱的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了想象力。无论是神秘的村落、洞穴,还是各种鸟兽草木所化的精怪,都仿佛是他从另一个世界中传送而来的,既超脱现实又栩栩如生。《绝对循环》一书中,主人公们更是在一次次循环中通过不同的路线遭遇了许多离奇事件。为了再现书中描绘的那些奇特又有趣的场景和精怪,方便读者对故事中两个山村位置关系的理解,我为新书增加了八幅插画,设计了一枚随书附赠书签,绘制了一张限量赠送的地图。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和设计师讨论插图场景,不断对细节进行修改;从书的内容中提取到“纸人书签”这个元素。

将书中提到的这一重要道具带到现实中来;分析作者对埋门村、殛神村这两个村落的描写,对方位和建筑物逐一确认,寻找古代地图绘画风格的参考……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6. 一个不被看好的编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隔壁部门的另一本书——余华的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位满怀出版热情和文艺之心的男编辑精心选编的,在装帧上也下了血本,特意做了更费工时和成本的线装书脊。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但把效果图发给一个书店的客户看,却获得评价:“这种线装的不好卖,我不喜欢。”

费心、费力、费钱做出来的设计,对方还没看内容就一句话否定,编辑也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喜欢的设计,读者会不会并不买账?

而读者也许并不知道,图书从编辑手里到达读者面前之前,常常要经过重重环节的“意见”,这些意见千差万别、两极分化,而一个装帧设计似乎永远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

7. 一个开始卖书的编辑

在设计敲定之后,有一个环节叫“征订”,征订的一大重点是说明图书的卖点,似乎如果一本书没有卖点,就必死无疑。

无论一部小说多么精彩、多么好看,客户们也没时间看。如果不总结出某些符合当下“热点”的内容,或请大咖名人来推荐,或得过许多国内外大奖,那么就容易在征订时被人鄙视到谷底。

虽然一直劝自己“大家都不容易”,要平常心对待,但总有“天气太热”、“午饭超级难吃”的时候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领着卖白菜的薪水,操着卖“白粉”的心,无条件配合来自各渠道五花八门的定制需求……好不容易把书下印了,还要将整个不忍回顾的过程重温一遍,提供《编辑手记》一篇。责编,责编,一切都是责任。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如果你喜欢悬疑小说,喜欢带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探险小说,喜欢充满想象力的天下霸唱,答应我,《绝对循环》,买它!买它!买它!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些问题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请来参加「 进阶编辑课 」

上课时间:2019 年 7 月 13 日

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编辑的七重人格——《绝对循环》编辑手记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做書课程,享限时特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