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小河镇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产业振兴,大力支持光伏发电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辣椒、油茶、柚子等高效产业,稳步推进紫苏、瓜蒌等中药材产业,积极鼓励土鸡、中蜂等养殖产业。力量的信念,2016年6月,吴江回到酉阳,创建了重庆市秋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创业试点基地选在家乡小河镇小岗村。

小河镇小岗村一组光伏发电项目。冉川 摄

贫困户在瓜蒌基地务工。俞刚 摄

初夏,走进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镇小岗村,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清溪穿行,绿树成荫。屋顶上、田地里,一块块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格外抢眼。“没想到我也能发电,坐在家里都能挣钱了!”小河镇小岗村一组村民吴小祥指着屋顶,满脸的兴奋与骄傲。

这是小河镇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吴小祥幸运地搭上了这趟依靠阳光就能致富的“快车”。

村里回来了一位致富能人

小河镇位于酉阳西南部,距县城43公里,拥有丰富的农产、矿产以及丹霞地貌、阳戏、儸戏、狮子灯等文化旅游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个边陲小镇,一度未能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要想富,一要人才,二要产业,两者缺一不可。”小河镇党委书记石勇介绍,小河镇地处偏远山区,年轻人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必须引进新鲜“血液”,才能让小河镇“活”起来。

正在他为人才的引进一筹莫展的时候,小河镇小岗村的一位故人回来了,并且是带着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回来的!

他就是小岗村一组村民吴江。大学毕业后,吴江先后在酉阳电力公司、重庆乌江实业集团、振发新能源集团、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就职,岗位从普通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工程部长、研发骨干。

随着对行业的熟知和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提高,吴江成了该行业的行家里手,年薪也越来越高。而此时,他却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给别人干都能干好,自己进行新能源开发也一样能干好!”

淘汰落后产能,使用清洁能源,正是国家一直鼓励、支持的绿色产业,吴江觉得时机恰好。怀揣创业梦想,抱着为家乡脱贫致富贡献

力量的信念,2016年6月,吴江回到酉阳,创建了重庆市秋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创业试点基地选在家乡小河镇小岗村。

吴江的光伏发电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小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很快通过了国家电网并网许可。目前,公司已完成1000万的计划投资,全面投入运行,年利润已超过100万元。

“我们以‘六二二’模式,吸纳贫困户入股,这种入股方式没有风险,见效快。”石勇介绍,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小河镇政府与秋博新能源公司达成协议,政府出资60%,公司出资20%,贫困户自行筹资20%。也就是说,一户贫困户只需出资4800元,每年就可享受1200元的固定分红。

在小岗村,像吴小祥这样入股光伏发电项目的贫困户有19家。同村村民曾志华说,在入股之初,自己还有些担心,怕公司运营不佳,投入会“鸡飞蛋打”,但现在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给他分红,“再过两年,我就收回了成本,往后16年的分红都是纯利润了!”曾志华笑着说。

产业进村相继“开花结果”

一尾鱼带活一泉水,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开花、结果,极大地增强了扶贫干部和贫困户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短短两年里,辣椒基地、油茶基地、花椒基地、柚子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小河镇涌现。依托这些农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往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哪里能想到我也能做成这样大的产业。”说话时,茶园村村民陈德明正在青花椒基地修枝。

陈德明患有肺结核、胸膜炎、气管炎等慢性病,只能在家做一些简单的零工,养活一家老小。孩子需要读书,老母亲需要赡养,自己也需要花钱养病。生活陷入困境,一度让他一味地苦撑着。

扶贫干部多次登门走访,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帮助他寻找脱贫致富的好方法。扶贫干部建议他申请贫困户小额专项贷款,流转土地,进行青花椒规模化种植。

“种苗和肥料免费送,农业专家进村免费讲课指导种植技术,收获的青花椒有大企业统一保底价收购,让我毫无后顾之忧。”陈德明说,光是青花椒种植,一年的收入都有七八万元,加上土鸡养殖、中药材种植,他们家一年的总收入可达10多万元。“相比以往,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的多了。”陈德明感慨道。

近年来,小河镇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产业振兴,大力支持光伏发电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辣椒、油茶、柚子等高效产业,稳步推进紫苏、瓜蒌等中药材产业,积极鼓励土鸡、中蜂等养殖产业。同时依托电商加大农产品外销,利用边贸集镇优势,形成市场竞争力,将实实在在的利益联结到千家万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