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再往北走是大雄宝殿,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也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东侧的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简介如下。

紧那罗殿北侧是斋堂。

在斋堂门口拍了张照片,没有走进去,也不知是否开放。

大雄宝殿正北面是藏经阁,又名法堂,建于明代,毁于1928年,1992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目前仍在整体修缮中,并未开放。

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的。简介如下。

藏经阁东南角。

藏经阁简介。

在藏经阁前拍摄的大雄宝殿背面。

沿着藏经阁西边继续往北走。

上台阶,并经过一个小门。

方丈室全景。

方丈室正对着藏经阁北面。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不对外开放。乾隆皇帝曾宿于此,故又称“龙庭”。该建筑始建于元末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方丈室东侧有两棵古树,长得非常奇特,其中一棵树抱在另一棵的树干上,二者共同生长,堪称奇观。

从方丈室东侧的台阶往北走。我们的参观路线是先从东侧游览,再从西侧返回。

图上台阶后面这座建筑是立雪亭,也称达摩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

立雪亭东侧有一座铜像,没有文字介绍,看起来像是新建的。

来到了位于少林寺最北侧的千佛殿,这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

殿前台阶正中的石雕图案很精美。

千佛殿的东侧是观音殿,又名白衣殿,简介如下。

千佛殿和观音殿前有不少鸽子,不少孩子在这里逗鸽子玩,我拍了几张照片。

千佛殿西侧是地藏殿,门口不让拍照,就到侧面拍了一张。从这里就开始由北向南返回了。

西寮房,是少林寺的寺务处。

再次经过藏经阁,看上去应该是大修。

客堂门前关于少林寺禅、武、医三位一体特色文化的介绍。

少林寺经堂。

经堂东面的大雄宝殿一角。

六祖堂,位于大雄宝殿西侧。

鼓楼,位置与钟楼相对,也是后来重建的。

钟谱堂,没有开放,里面看上去还是挺大的。

这时已走到了甬道西侧,前面就是出口了。

往回拍一张,远处是鼓楼。

甬道上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从出口走出,少林寺常住院的参观正式结束。继续往西,路过一口古井。

路右侧的小路通往初祖庵和达摩洞,大概还有1000多米,并不算远,但我们没有过去。路旁是甘露台的介绍。

初祖庵位于五乳峰下的小土丘上,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达摩洞是五乳峰中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

快到塔林了。

塔林据寺院约300米,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占地面积约14000多平方米,现存有唐朝至现代共计248座佛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被誉为“古塔艺术博物馆”。

各种各样的佛塔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周围以栅栏相隔。

远处的群山。

参观完塔林,继续向前,来到了索道的入口。这里有两个索道——嵩杨索道和少林索道,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嵩杨索道通往二祖庵,少林索道通往三皇寨,这两个景点都包含在少林寺的门票里。

当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没有选择坐索道去这两个景点,既是一个遗憾,也无法给出游览建议了。大家若时间充裕可以提前查一下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路牌显示了两条索道的方向,三皇寨还有5公里,确实有点远了。

这是乘坐嵩杨索道的入口。

既然决定不坐索道,我们就打算乘电瓶车返回了。这是电瓶车售票处和候车点,位于塔林南面。

塔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排队买完票,很快坐上了电瓶车。

乘车途中拍一下路边的风景,此刻的心情是轻松而畅快的。

大约十多分钟,电瓶车就到达了终点,离景区检票口很近。

又看到了这座大石门。

从出口走出,看到路旁的嵩山景区导游全景图。嵩山景区很大,分为少林景区、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少林寺和塔林属于少林景区。我们决定前往嵩阳景区看一看,下一篇文章会与朋友们分享嵩阳书院的游览攻略,敬请关注。

小结:少林寺和塔林是嵩山景区最为著名的景点,来了是一定要去的。这两个景点以历史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建筑、佛像、石碑等看点都不少。相对而言,感觉嵩山的自然风景并不算突出,当然,门票中包含的景点有好几个也没有去,等以后有机会再来游览吧!

文章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补充指正,谢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