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常爱说:“这是我亲眼看见的,绝对没错!”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情况未必如此。心理学家把人眼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反映称作视错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你看,这两组图形中间的两个圆圈,哪一个大些?你一定会觉得左边那个比右边的大。其实你认真地测量一下(用尺或圆规),两个圆圈大小完全一样,是你的眼睛骗了你!

你观看一场篮球比赛。很喜欢那名身材矮小,动作灵敏的“小个子”。等到比赛结束,你凑到他跟前才发现,这位场上的“小个子”竟比一般人要高出半个头呢!比赛时他穿梭于周围的“巨人”之间,而给观众造成“小”的错觉。

另一种常见的错觉是在判断横竖线条的长短时发生的。你仔细察看这幅图,好像左图中的水平线段稍长,而右图中的竖直线段稍长。你再用尺验证一下,哇,又上当了,这两条线段都一样长!

最接近我们生活的是服装花纹的设计。瘦长的人穿横条纹衣服,看起来会比较丰满;竖条纹使人显得细长,因此体胖的人穿上,看起来要匀称一些。这些利用人们的视错觉,就可以通过服装来弥补自身体形的缺憾。

错觉在立体和深度方面也有反映。你能判断出铁轨上的三根立柱,哪一根更高?还是依据科学的测量吧!真遗憾,尺子告诉我们的与亲眼所见,仍截然不同。这种“透视错觉”,正是由于过去的经验造成的。

心理学家还发现,当人们透过一道细缝观看物体时,往往觉得它们比实际更细长。俗话说:“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最强烈的错觉现象要算是旋转和方向上的错觉了。你看,这个向中心环绕的“旋涡”,有什么奥秘吗?你用手指或拿笔从A点出发,沿着弧线画下去,结果你又回到了A点。原来这不是螺旋,而是若干个彼此不相连的同心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拧绳”错觉。

也许这会儿你已经对自己的眼睛彻底失望了吧?千万别这样。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只不过对错觉多加些小心就是了。

错觉是眼睛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如果没有科学验证是无法自行纠正的。因此,对错觉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实际的意义。目前视错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交通、医学、教育和军事等领域。

日本大阪有座长750米的淀川大桥,桥面宽阔平直,驾驶员往往超速行车,以至桥上交通事故不断,损失十分惨重,当地人怵目惊心地称之为“杀人桥”。虽然大阪府当局在大桥两侧设置了“限制车速”标志,但收效甚微。

1991年12月,他们在大桥的双向车道上,漆上对称的箭形图案,使驾驶员误认为桥面及行车道变窄了,前后行驶车辆之间的距离变小了。在多种视错觉的效果下,驾驶员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车速行驶,减少了车祸。

对此感兴趣的少年朋友不妨先从发现身边的视错觉现象入手。比如:太阳为什么早晚看起来要比中午时大些?有云的夜晚,为什么月亮好像在云里穿行……仔细观察,好好想想,还有什么吗?

来源:少年科学画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