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南县文物志》中有关于牛王坟的记述:

“中岗区马棚乡政府所在地北面,有条小溪流,左岸靠公路处,有座牛王坟,广约十平方米,略高于附近地面。坟东二十五米,旧有牛王庙一座,已倒坍。

传说在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农户,养头身高体壮的键牛,性颇温顺,下地或归来,不须人牵,自来自往,不吃路旁青苗。干活时亦勿用吆喝鞭抽,该行则行,该停则停,众皆爱之。饲养十余年,已呈老态,一日,以角触地,掘坛银子,遂气绝而死。主人感其德,不忍食其肉,在原地挖坑埋葬,修一圆冢,俗之牛王坟,并在坟之东侧,用所挖之银修庙祭祀。”

关于牛王坟的传说有不同版本,《阜南县文物志》采用了最为流行的一种传说,可是这个传说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载可以佐证。然而牛王坟是个客观存在,他被附着了神秘色彩,自古以来牛王庙香火旺盛,至今牛王坟依然有香火。

牛王坟是客观存在,或许也有客观的历史事件存在。然而在缺少文字资料,缺少具体实物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考证牛王坟的前世今生。

今天读道光《阜阳县志》,在《颍纪》中看到一篇记载:

“颍民李兴,惯窃盗,时横索人财物。负刘升麦三石,钱半千有奇。后逾童登垣行窃,为登暗中刺死。死之日,升家产一犊,任犁甚驯扰。越一年,牧子驱就犁,卧不起,鞭之,牛人语,曰:‘李兴前负升债,今偿已足。’牧子惊,奔告于升。趋视,牛死矣。万历丙子九月事。”

大意为:颍州有个人叫李兴,好偷盗,当时到处掠人财物。他偷了刘升家的三石小麦,还有半千多的钱。后来李兴翻墙偷童登家的墙头行窃,被同登刺死了。就在李兴死的那一天,刘升家产下一头牛犊,长大后犁地等活,任意驱使。后来过了一年,牧童让这头牛去犁地,它卧地不起,用鞭赶它,牛说了人话:“李兴以前欠刘升的债,今天已经还清了。”牧童大惊,赶紧跑去找刘升。刘升过来查看,牛已经死了。这个事发生在明朝万历丙子年九月。

这个事言之凿凿,说此事发生在颍州,发生时间也很明确。这个故事会不会是中岗牛王坟故事的蓝本或者原型呢?现在还无从考究。

从古至今关于人和牛的故事层出不穷,诸如牛郎与老牛等等,这客观反映了人与牛在历史演进中的亲密关系。中岗牛王坟的传说正是这种关系的客观写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