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有一段日子了,面对专业课老师,不免有些疑问,为什么老师这么牛气,不去外面找份体面的工作?而是死守一份工资低很多的工作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放着高薪不去,而选择了一份看似没什么前途的工作?

计算机相关专业,最具代表性,以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老师为例,其工资收入在7k-20k之间,比起一线城市的程序员来说,还是低了那么30%-50%。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部分老师,还是愿意呆在大学校园,而不愿成为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呢?

当老师的时候,以前自己带过的学生,已经成为了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非常值得骄傲。

出去当程序员后,以前的学生是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想想还是回去当老师吧。

亦或是,能保住自己那乌黑亮丽的头发?

当然不是这样的,事实是,高校老师的身份,会让绝大部分程序员羡慕不已,望尘莫及。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作时间,程序员的老师们,没有什么996工作制,也不会经常加班,最让人羡慕的是,还有寒暑假。假如将工资全部换成时薪的话,恐怕程序员那点工资,还真不够看的。

接下来的一个福利,就可以秒杀绝大部分程序员,那就是基本上大学都配了教师住宅楼,而且提供了相应的分配和补贴政策。

以“高薪”为标签的程序员,虽然工作多年之后,也可以买一套房子,但一般也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就算是买了房子,基本不会是离公司有多近的房子,而大学老师呢,离工作的地方,也不过几分钟的路程,差不多就等于散步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多少程序员都羡慕不来。

还有一点,大学老师都自带“学区房”属性,只要是教职工的子女,都可以优先到附近的学校就读……

35岁危机,一直是技术界乐此不疲的话题,大部分程序员35岁之后,就要面临职业危机,去年华为裁撤35岁以上程序员再次点燃这个话题。另外,工作的稳定性,也是去公司当程序员,所不能及的。

相反的,大学老师就不会有这样的困境,工作基本稳定,而且不用担心所谓的35岁危机,相反的,越老越吃香。

回归到“钱”的问题,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果稍微“不务正业”一点,做个兼职,大把大把的钱都是往口袋装的。

那好了,既然大学老师待遇这么好,那我去当大学老师好了。

从准入门槛上看,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或者是架构师,自然不容易,但是想要成为一名程序员,实在太简单了,多则一年,短则三四月,就能从事开发工作。

反过来,再看看大学老师,学历基本上是硕士打底,二本以上的大学,一般只收985、211的博士,211以上基本都只收海归,更别提985院校了,如此的准入门槛,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当然了,职业无贵贱,分工不同,选择不同罢了。大学教师虽好,但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每个人的追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