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于9月7日-11日在厦门举办。「装配式建筑 + 千企千镇工程」融合发展对接交流会,作为首次登陆“投洽会”的专题论坛,9月9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于武,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兵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总裁吴昀国,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杭萧钢构集团副总裁窦贺男、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执行秘书长徐新华等专家领导,同来自建筑、建材、家装、工程设计、金融服务、互联网应用等领域的企业家及其代表同堂共议、对接交流,原本200人的会场安排,虽经两次现场加座,仍不能满足到场听众的需求。

中外对比见差距

“我关注了本届中国投洽会,从7号到11号,在为期五天的、对外公布的商务活动中,共有160多场大小论坛和成果展,这是唯一以千企千镇工程和装配式建筑为专题的商务论坛。”在交流会上,于武表示,让“装配式建筑”这个主题进入国家级论坛平台,有利于放大声音、扩大影响,让“装配式建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成为中国建筑市场的主流。

本场地论坛所说的装配式建筑,是“集成式房屋”的同义语,这种建筑形态,在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普遍。这些国家的应用实践表明,推广装配式建筑和使用装配式技术建造出来的房子,不仅防震、抗压、隔音、防噪,它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就是生态、环保、房屋部件可重复利用。“对我国而言,再往深了说,以钢构为主体的房子,能实现“藏钢于民”的战略目的,有利于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于武表示,经过近50年的发展,目前,在欧美与日本市场发展规模以及行业集中度,都已达到较高水平。

有数据统计,集成式房屋在发达国家中占了30%以上,有的达到50%,而我国呢,目前的集成式房屋,在全国住宅中只占了不到3%,发达城市也不过5%。

正是因为兴起于欧美日的“集成式房屋”,也就是今天讲的“装配式建筑”,有那么多的好处,也正是因为我国与国外还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已经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具体目标。住建部也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以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新技术大声说

“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上,还体现在生产流程、产品特质、现场管理等多个环节。对此,来自中国建材北新集团、中建四局、杭萧钢构、福建绿筑、实丰绿建等企业家及其代表,在论坛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发言中大家普遍认为,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市场空间大、应用意义大、推广难度大,但是,经过近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北新建材、杭萧钢构等国内先行者的示范和带动,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大。

“现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比几年前的基础和条件好多了。”杭萧钢构集团副总裁窦贺男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企业报、浙江在线等媒体记者表示,一是部分地区、企业和设计单位已先行先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二是国家的政策性推动越来越强。

窦贺男结合杭萧钢构的生产实践介绍:传统建筑都采用现浇结构,而装配式建筑提前预制构件,采用BIM技术手段,每个构件都可以精确到毫米以下,而且受力模式良好,防火性能好,钢筋桁架楼承板既具有压型钢板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又具有现浇板整体刚度好,有利于抗震的优点,因此能抵抗高烈度的地震灾害。

新技术不仅给茶农品本身带来新变化,公开资料还显示,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房子每一个部件,都严格按照要求在流水线上生产,材料损耗率只有不到3%,可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节水60%、节约木材80%、减少能耗70%。

择机推广装配式

除了对造价有不同看法,目前,发展装配式建筑几乎成为业内外的共识。因此各地的政策推动力也持续加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