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她在负责解放区七百间街道太行西路社区的工作中,积极组织爱心服务队,帮助辖区困难家庭,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义务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养老院、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退休后,她更是不甘于只为自己家庭的付出,在政府和爱心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年创办解放区老年大学,在为老服务的志愿道路上,继续无私的奉献。

她就是现任解放区老年大学校长的张巧红,2009年她就曾荣获国家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在她的带领下,解放区老年大学连续三年获得解放区优秀社会组织奖,在2016年北京国际中老年模特艺术大赛上,更是斩获了十佳表演团队奖和优秀组织奖。

立足本职工作

带领爱心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

2006年,张巧红担任了太行路社区主任,当时社区里有一座廉租楼,家家户户都是低保户,生活很困难。为了更好的帮助到社区的困难家庭,张巧红在社区组建了一支爱心服务队,开始走街串巷,洗洗涮涮......

失去了家人的残疾人士范大姐,行走只能靠两只手拿着板砖前行。张巧红带领爱心服务队定期前去看望,背着她上下楼,带着她逛超市......

“她一个人生活太孤单了,而且还身有残疾,当时就是想着能帮她一些,让她能更好的生活下去,让她的生活不再毫无意义。”张巧红说。

现今年过半百的张巧红,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这个毛病却是照看一位非亲非故的老人落下的。

社区里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张大妈,长期偏瘫在床。张巧红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每天6时准时来到老人家里,为老人做饭、干家务,照顾老人吃完饭后再去上班;中午下班后先去买菜,再到老人家里做饭;下午下班后不仅照顾老人吃饭,还把脏衣服、脏床单都洗干净,照顾老人休息后再回家,张大妈直夸她比亲闺女都亲。

张巧红带领的爱心服务队,不仅很好的帮助了辖区的困难户和空巢老人,还定期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帮助他们拆洗缝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张巧红还先后加入爱心助学会和致力于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义务服务的爱心连线服务队,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志愿服务当中。

退休不忘继续奉献

创办老年大学志愿服务社会

2014年,张巧红退休后,在一些爱好文体的志愿者朋友的支持下,创办了解放区老年大学,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退休以后,闲了下来,就可能猛然间找不到生活的乐趣,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就是想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一个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体现他们价值的平台!”

解放区老年大学从成立最初的七十多名学员、八九个班发展到现今八百多位学员、近二十门课程,张巧红表示,离不开政府和爱心志愿者的支持。“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代课老师和上课场地就出现了问题。解放区文化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主动给我们提供老师、提供学习的场地,才使得老年大学这四年能够平稳的发展。”

解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在这里的四年,不仅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还锻炼了身体,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都特别好。很感谢解放区老年大学和校长张巧红。

“就在前几天刚刚收到通知,我们的学员在河南省第三届中老年模特大赛的比赛中,顺利进入复赛。希望在重阳节的比赛中,他们能展示出他们最美的风采。”

提到学校的发展问题,张巧红表示学校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大的室内活动场地,导致部分课程的学员只能在室外上课,不仅要忍受风吹日晒,还经常会因为天气原因而上不了课,希望能有人士帮助解决。

张巧红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她表示不知道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还能走多久,但是会坚守着自己的心,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董占斌 陶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