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东西两峰,林呈苍阔之势

  塔秀半山腰中,堂峙山顶之上

  台隆教堂之侧,堰跨山之南北

  泉出石岩之隙,洞藏奇石之后

  湖开山围之境,路隐竹木之间

  国家森林公园,秀美风貌展现

  佘山森林宾馆,霞客塑像动人

  素衣芒鞋登山,开启万里游程

  东佘山园山门,三拱相连而成

  恰似“山”字造型,宛如茁壮冬笋

  山色半遮半显,进山寻幽有门

  眉公陈氏继儒,山居著述丰硕

  曾筑白石山房,也曾挥竿钓术

  眉公钓鱼石矶,碧水挺立傲骨

  阔大登山步道,花岗岩石筑铺

  三百六十八级,道旁植伴佳树

  崖立白石山亭,峭傲步道中途

  亭中小憩片刻,烟云眼底飞渡

  大路通向峰顶,体力加倍付出

  山景葱翠诱人,高处神清气舒

  栈道紧贴崖壁,悬空铺展窄路

  时有修篁轻拂,更见山石突出

  走向森林深处,天然氧吧小坐

  绿树高低相拥,茂草叶秀茎舒

  观光塔顶北望,湖畔天镜架竖

  月湖水柔波定,山光水色相护

  古迹骑龙石堰,跨越山北山南

  亦名乾隆古道,石阶正宜登山

  当年兰笋正香,君王品尝添欢

  古时佘山栽兰,兰花风姿可观

  可叹风吹花折,山民种竹护兰

  竹林兰花相依,兰香沁入笋胆

  兰笋年年出土,笋孕兰香淡淡

  御笔题名兰笋山,古道隐在林间

  名山凸显奇石,木鱼棒槌共伴

  天谴法器降临,造型圆融饱满

  木鱼石下有洞,水滴木鱼声传

  山上山下风来,洞里洞外声喧

  名山必有清泉,山腰水滴成泉

  清水出自石罅,白衣观音听泉

  佛香泉有佛缘,滴滴点点绵延

  再上西佘山园,人文融合自然

  上海唯一茶山,佘山西坡茶园

  明末齐名松萝,香味浓郁盛传

  后世名种失传,引来龙井入园

  山坡环境适宜,茶树层层叠展

  葱葱郁郁山景,碧碧绿绿茶山

  佳茗沉而浮起,香味入口甘甜

  宋代秀道者塔,修长娇美容颜

  塔身翘角飞檐,塔高七层之巅

  修道之人建塔,塔成焚身自献

  仰望秀丽宝塔,铭记壮美瞬间

  塔秀茂树之巅,林立宝塔之边

  山北竹海连片,竹海休闲乐园

  竹径延伸千米,清芬飘逸山间

  栈道时高时低,山景忽隐忽现

  百米佘山西端,白色穹庐向天

  佘山天文台里,天文科普展览

  探天问时之处,气势浩然壮观

  光绪年间始建,呈现法式风范

  穹顶可开可合,观测星空奇幻

  巨型百年宝镜,科研肇始佘山

  拍摄科学底片,两度哈雷探看

  院士叶叔华君,科研国际领先

  观看星空影片,游客星空体验

  佘山圣母大殿,红墙绿瓦顶尖

  建设历经十载,多样风格毕现

  十字拉丁平面,罗马拱道通贯

  廊柱效法希腊,尖顶哥特式范

  民间清水外墙,皇家琉璃瓦盏

  造型南长北短,大殿西窄东宽

  窗户玻璃五彩,钟楼大钟高悬

  殿内光照匀称,廊柱斗拱无尘

  未用一钉一木,无钢也无梁横

  壁槽巧设机关,音声拱顶回传

  神甫布道声朗,教友唱诗礼赞

  排放三千座椅,宽朗圣母大殿

  教堂昂立佘山,远东第一名冠

  山中经折之路,教友称之苦路

  之形迂回曲折,耶稣受难路途

  转折一十四处,小亭像前拜伏

  朝圣必拜“苦路”,虔敬之心表露

  山腰建有中堂,堂前广场宽舒

  劝慰进教之友,在此小息小驻

  大殿仰然在望,大树赫然在目

  西侧山崖之下,三圣台亭分布

  圣母端庄娴淑,若瑟神情严肃

  耶稣受人朝拜,圣亭建在敞处

  鲜花香烛在供,人神悠然共处

  转身向东而行,道旁古木扶苏

  香樟似与天接,榉树形貌素朴

  合抱之木夹道,轻松顺势行路

  山下有地震台,科研兼带科普

  佘山地震台内,联网联测靠谱

  影视图文展示,地震仪器摆布

  防震避震抗震,科学常识传输

  站在佘山脚下,回望上山之路

  山体青翠似染,山顶风光奇殊

  人文胜迹佳好,自然美景天赋

  文|任向阳 出品|头号地标

  人文指导 | 叶开(中国顶级文学编辑)

  投稿[email protected]或加小微shhxixi

  乡愁星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