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器、叩诊锤、电筒是医生经常随身携带的三大宝物,都有各自的用途,尤其是手电筒,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用来观察病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拿电筒照一下双眼,看似简单的动作,短短数秒,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通过用电筒照射眼部,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观察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直径大小。瞳孔直径大小正常值2-5毫米。瞳孔对光反射分为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正常人,手电筒直接照射一侧瞳孔时,可观察到该侧瞳孔受到光线刺激时立即缩小,此时移开光源可观察到瞳孔立即复原。间接对光反射是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可观察到另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立即复原。如果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瞳孔大小正常,那说明病人病情不太严重,可能只是短暂意识不清,比如昏睡,癔症,脑震荡等,多数预后良好。当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说明病情极其危重,常见于脑出血、脑挫裂伤、脑部肿瘤等引起脑疝,如果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且散大到边,固定,病人基本濒临死亡,抢救回来的几率很小。癫痫发作时,会出现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但发作停止后对光反射和瞳孔大小会恢复正常。

有些病因不明的病人,观察两侧瞳孔大小对判断病因有一定的帮助。部分病人会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缩小的现象,有可能是脑出血的表现,这是由于患侧脑部出血,刺激动眼神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有机磷农药、安眠药、氯丙嗪、酒精、吗啡等中毒会出现双侧瞳孔缩小,甚至出现针尖样瞳孔(直径<1毫米)。桥脑出血时也可能表现为针尖样瞳孔。如果一侧瞳孔扩大、固定,大于5毫米,常提示同侧颅内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等)所致的小脑幕裂孔疝。

可见,医生抢救病人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能够观察出许多的问题。医生拿电筒照一下双眼,其目的就是想看一下病人现在的身体状况是否很糟糕,并及时快速的预估病因,同时积极的开展施救工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