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智能家居集成的意义》里提到:集成商最重要的能力在于设计。所谓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为功能找产品,所以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是首要条件,包括功能属性、安装属性、和连接属性。当然其中以功能属性最为核心。

1、功能属性:顾名思义就是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一般以技术指标的形式来表达。功能越强大,越细化,越稳定,应用的范围就越广。

2、安装属性:产品有两种安装方式:外装和隐蔽安装。如果是隐藏安装只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尺寸,是否可以在满足功能的位置隐藏起来。但如果是外装,除尺寸外,还需要考量产品的美观是否契合客户的审美需要,是否符合家居环境的整体要求,进而要顾及产品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会因其它物体的遮挡而降低功能指标,如:顶面的灯具,墙面安装的其他设备,地面摆放的家具,墙体和楼板,甚至室外的植物等。总之,产品越小巧、越美观,客户越容易认可。

3、连接属性:产品与其它产品的连接及通讯方式。接口是否匹配,相互之间的沟通语言是否一致(通讯协议)。可连接的端口越丰富,被连接的可能性就越大,被使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集成商对于产品的要求必然是:功能强大、稳定性高,美观易安装,且连接及通讯方式多样。

产品再优秀,也需要首先被集成商认可,才能得到应用。先来看看大多集成设计师的设计过程。

1、在与客户的功能需求沟通中,脑海里会浮现出“可能被应用”的产品。然后试图了解客户对外观的喜好,对价格的敏感,对质量的追求,逐渐从浮现的产品中,“筛选”出更适合的产品。

2、方案设计中,根据需求和装修设计图纸,针对筛选出的产品,进一步确认功能是否满足,安装是否合理,连接是否通顺。这就需要产品“说明书”的有效支持,说明书的完整、易懂、便于查找是产品是否被选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制作方案时需要多次咨询产品工程师,才能理解产品的性能,对于集成设计师来说是麻烦,对于产品工程师来说,可能是厌烦,对于产品商来说,很可能是灾难。

3、特殊要求的集成会相对复杂,对集成设计师是考验。想到更适合的产品并与该产品工程师进行深入有效沟通,是找到解决方案的最有效的途径。

集成商对于产品服务的要求必然是:集成设计师在接受上岗培训时,说明书中的功能表达得越清晰,记忆会越深刻,越可能被“想起”进而被“筛选”;方案设计时,需要确认的安装和连接属性如果用图形来表达,会更易查、易懂,就更有可能被选用;遇到疑难杂症时,得到产品工程师的有效辅助,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作为集成设计师,我们希望与这样的产品商合作——不仅提供优良品质的产品,还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某产品商的说明书之详细,足以不求人即可依此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其中还包括了与之相关联的软硬件的说明和详尽的注意事项。

某产品商提供了全套CAD版的产品和连接图,设计师即可以输出为图片,应用于方案和报价,又可以轻松搞定系统图。这就为设计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某产品商制作了编写软件的模板和美观的控制界面高清图片等,设计师可以随时按需调用,这即为设计师的设计添彩添色,又让客户有先入为主的喜爱,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某产品商在提供的报价清单备注一栏里,标明了与该产品搭配使用的模块,及与之相关联的模块。在如此备注的提示下,设计师在制作报价单时,不会因漏报和误报而造成损失。

总之,集成的目标是功能,工具是产品,手段是链接,方法是逻辑。客户提供了功能,产品商提供了产品,集成商运用积累的经验及产品商的辅助,构思逻辑来链接产品,集成为系统实现最终的目标。因此,本文要表达的是,产品及产品背后的附加值,很重要!

作者:智能家居十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