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0 年故宫博物院发行的《故宫周刊》,推出的《珍妃专号》中,编辑采访的太监唐冠卿自称,慈禧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井时,自己就站在颐和轩廊上把风,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他却亲眼听到了,慈禧命崔玉贵将珍妃投井的话。溥仪父亲,载沣在《爱新觉罗·毓欢》一书中提到,珍妃是殉节跳井而死,而且他说“珍妃是太监崔玉贵投井害死”纯属子虚乌有。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砖木结构,现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物其实并没有多少,但在一代代人的工匠们的精心修补下,还存留下来一些,比较典型的有安徽歙县 、四川阆中、 山西平遥 、云南丽江、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接近六百年的历史。而且它还被很多次战火、天灾洗礼过,但至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木制结构古建筑物之一。

而在这六百年期间,它经历过100多场火灾却仍然屹立于北京,正是因为它里面有72口井,这72口井为故宫遭遇火灾的时候提供水源,避免它毁于一旦。

这72口井的职责就是灭火,并不提供饮水,这是因为一是水不干净,二是因为皇宫的饮水是来自北京城郊玉泉山上的泉水,那里水质更好。

故宫的井底藏有文物这是不争的事实,试想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井见证了故宫中多少人的过往,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太监宫女,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肯定有人有意无意会把一些东西扔进井里。

甚至一些小阿哥或者小格格玩耍的时候也许会把一些首饰之类的丢下去,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最主要是这些东西掉进去之后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更不会有人去打捞。

据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将很多不方便随身携带的宝贝埋放故宫一口古井里,出人意料的躲过一劫。还有明清两代朝代更替的时候,皇帝们在被灭国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宝贝藏起来,那么宫中的古井就是藏东西的一个很方便的地方。

而且1995年的时候故宫中因为考古研究在西部发掘了一口井,这口井已经不完整了,但是专家们从里面开采出了一件明代的陶瓷器具。这并不是一个特例,这些年来从古井中开采出的文物数不胜数,所以可以推断故宫的古井中是有很多文物的。

那么,明知到故宫的深井中有文物,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去打捞呢?对此专家表示:根本不敢!因为故宫里的井都是特别设计的,井口很小,仅能容许一个人下去,可供考察的空间太小,如果强行发掘,必定会破坏这些古井。

而且就算打捞出了文物,也没有足够的技术让它们保留原始的状态,所以还不如让它们留在井底。再者,井底空气并不流通,环境也不明朗,贸然下去打捞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也会有威胁,所以,没有人会冒险下去打捞。

八国联军兵临紫禁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的前一天下午,年仅24岁华容月貌的珍妃投井自杀,她究竟是殉节,还是被慈禧下令让太监投井淹死?

珍妃尸体在井里泡了一年多,慈禧回銮后才命人将珍妃尸体打捞上来,“珍妃井”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最为受宠的妃子。

光绪十五年与姐瑾妃一同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晋升珍妃,光绪二十年因卖官鬻爵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珍妃。

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前夜,珍妃性命中结于此井,年仅二十四岁。去过珍妃井的人都知道,井口非常小且狭窄,很难有人相信竟能塞进个人去。

其实原本这口井的井口是很大的,现在的珍妃井很小,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修缮和遮掩的,现在井上有井口石,中有铁棍锁之,禁用。

珍妃却是葬身于此,这是不争的史实。据传珍妃井常常发生灵异事件,传言,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珍妃井附近就会出现一个身穿清服的女子,似乎是在吟诗,又似乎是在啜泣。

有人说这是珍妃的冤魂长留于此。

珍妃死亡之谜究竟是怎样的?珍妃投井到底是慈禧所逼还是自杀殉情?

溥仪父亲,载沣在《爱新觉罗·毓欢》一书中提到,珍妃是殉节跳井而死,而且他说“珍妃是太监崔玉贵投井害死”纯属子虚乌有。

因为太监动手裹毡,势必要接触“玉体”,这与‘礼’不合。对于这一说法《清史稿》的记载也认同,认为是珍妃殉节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杀害。

由于该书具有准正史地位,引起了广泛争议。此书是当时清朝遗老们主持下修订,他们自然与载沣一个鼻孔出气。

然而有一重要疑问是,当时珍妃正处于囚禁之中,怎么会随便出的来,投井自杀呢?

随着史料的大量出现,“慈禧害死珍妃”的说法也得到了大量证据的佐证。《光绪皇帝外传》中说:“七月二十一日黎明,两宫仓皇出走,濒行,太后命崔阉自三所出珍妃,推堕井中”

明确指出了是由崔姓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的。

1930 年故宫博物院发行的《故宫周刊》,推出的《珍妃专号》中,编辑采访的太监唐冠卿自称,慈禧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井时,自己就站在颐和轩廊上把风,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他却亲眼听到了,慈禧命崔玉贵将珍妃投井的话。

但是很快,有专家提出了质疑,慈禧与珍妃最后对话的地点,与唐自称把风之处相距甚远,唐冠卿怎么可能清楚听到,慈禧、珍妃及崔玉贵三人的言语?

据《清宫太监回忆录》记载,太监王祥自称,他眼看见珍妃被投入井。

后来,1992年出版了一本,侍候慈禧点烟8年的宫女荣儿的回忆录,《宫女谈往录》书中记载,在珍妃死的那天下午,正是荣儿当值,机敏的她明显觉得那日太后怪的很。

其中一篇《崔玉贵谈珍妃之死》,正是大家公认的把珍妃投井的刽子手崔玉贵,亲口承认是他和颐和轩掌事太监王德环,一起连揪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的。

案发现场,只有慈禧、珍妃、崔玉贵、王德环,可见,慈禧是秘密约谈珍妃,来时已有杀心。

当时,正是珍妃一句“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激怒了慈禧。

之后慈禧还把罪名按到了崔玉贵头上,将他撵出了宫。那么慈禧为什么对珍妃如此之恨,要在临行之前除掉她呢?

其实,慈禧和珍妃这对婆媳,关系一向不和睦。珍妃生性聪慧讨人欢喜,工翰墨会下棋,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光绪对她百般宠爱,对于隆裕皇后却很疏远,而隆裕皇后却是慈禧的亲侄女,慈禧对珍妃早有意见。

人们一向认为珍妃可怜,年级轻轻就被慈禧害了,殊不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珍妃仗着自己是光绪帝的宠妃,经常在光绪耳边吹枕边风,为了赚钱干了不少卖官的事。

清宫有制,皇后每年例银不过千两,递减至妃这一级别,每年仅300两,嫔为200两。

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平日里花钱大手大脚,亏空日甚。即使有光绪帝和瑾妃接济,也不够用的。为了挣钱,便走上了卖官这条路。

当年,珍妃把上海道台的肥缺,卖给了什么都不懂的有钱人鲁伯阳。更可笑的是,她还把四川盐法道的位置,卖给了一个大字不识的有钱人。

而光绪呢,连珍妃居间的人是谁都不知,便完全按照珍妃给他的纸条办事。很快,事情传到了慈禧那里。自古后宫不得干政,而珍妃则是犯了大忌,慈禧大怒,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九日,珍妃因卖官鬻爵与瑾妃一起降为贵人。

不但如此,珍妃还挨堪称“耻辱的”酷刑,"褫衣廷杖"(指脱去衣服直接对肉体施刑),这一刑罚主要针对朝中大臣,在此之前还没有过对嫔妃施刑的先例。珍妃卖官干政一事被牵连人非常之多。

十一月初二日,慈禧再降懿旨,将珍妃手下的太监高万枝处死。

受到株连的珍妃手下的太监还有永禄等数十人,有的被发配充军,有的被秘密处死,有的被立毙杖下。

就连伺候珍妃的白姓宫女也被驱逐出宫。杀奴镇主,慈禧这一招砍去了珍妃的心腹,也给光绪来了个下马威。

除了卖官干政这事,珍妃还参与朝中帝后两党纷争,支持光绪帝戊戌变法,因此慈禧更对其心生厌恶,戊戌政变后,光绪被幽禁,珍妃再次被施以褫衣廷杖,并囚禁于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

可见,慈禧对珍妃一直不满,想要除掉珍妃的心意绝不是突然而为,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八国联军即将兵临紫禁城,帝后两宫出逃。

慈禧心里明白,后宫这些女人中,论聪明智慧、政治见识和思想开放,无一人能敌珍妃,若是留下她,他日若和洋人勾结,必然危及到她的地位。

不知是慈禧作恶心虚还是有所愧疚,西逃回宫后,命珍妃家人将尸骨打捞上来,还追封为珍贵妃。

更可笑的是,追封的谕旨中,是这样掩盖事实的,“上年京师之变,仓猝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中殉难,洵属书烈可嘉,恩著追赠贵妃位号,以是褒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