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讲了各种“钻”,在这些所谓的“钻”中,由于“莫桑钻”的各种宝石学性质与钻石较为相近,因此成为了目前公认的钻石最好的替代品。虽然说“莫桑钻”很漂亮,如果它做他自己就好了,偏偏就有人以此为噱头,各种形式的开始模仿钻石,弄得消费者云里雾里的,而且有很多东西,我看到了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就像题目提到的,为了模仿钻石,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有啊。

首先,看下面这张图片,是GIA曾经收到的一个样品,看上去就跟钻石的原石一模一样,但是经过检测发现这个却是合成碳硅石,也就是市场上常说的“莫桑钻”。

还有下面这一个,是IGI(国际宝石学院)曾经收到的一个样品,经过检测也同样是“莫桑钻”

很多人在外旅游的时候,到了某一个宝石的矿产地,希望能够购买一些物美价廉的宝石回来,但是实际上很可能买到的就是假货。

上述这几个问题还仅仅是样品本身的问题,现在为了模仿钻石,很多珠宝的鉴定证书也开始模仿钻石的分级证书起来。但是虽然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第一,在钻石行业中,美国宝石学院GIA是目前全球最为知名的钻石分级机构之一,很多人在购买钻石的时候也希望能够附带一张GIA的钻石分级证书,也正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很多山寨的GIA。

为了模仿GIA,出现了一个叫做GRA这样一个机构,其官网的截图如下,所有的内容全部是英文的,并且在主页的右上角具有证书编号查询的窗口。GRA的英文全称应该是Global gemological Rearch Authority,如果用英文直接翻译过来那就是“全球宝石学研究权威”

下图是有关这个机构的简介,左图是这个机构的logo,中间有个英文单词REARCH,对我来讲这个词好生僻,不认识,还特意查了一下有道词典,无奈有道词典的词汇量也不太充足,竟没有查到该单词的含义,在维基百科中,我也没查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不过网络上的翻译是“研究”的意思,那就姑且认为它是“研究”吧。右边是他们的简介,但在简介的第一行,他们的名称竟然变成了GLOBAL GEM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与logo里面的名称不一样。下面就是该机构的简介了,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翻译了

下图是该机构出具证书的背面,出具的证书如下图所示,全部是英文的,看起来非常的高大上,一种国际范满满的出来了。红色的方框中显示的实验室的分布,包括香港、曼谷、纽约等,白色方框中是研究中心,包括安特卫普、卡尔斯巴德、曼谷、纽约等地,其培训中心(黄色方框)也是遍布全球各地,总之就是没有咱们中国大陆。

下图是该证书的正面,里面的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包括钻石的切割比例、颜色等级、重量,甚至还有净度素描图,防伪标志等,妥妥的与钻石的分级证书的内容一模一样。鉴定证书中虽然写的是“莫桑钻”,但是该命名方法并不规范,很多不懂钻石的消费者很容易将其误解成为钻石。

最近这个网站上好像查不到证书了,不过有人曾经连续的查询过50个证书,这五十张证书中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任何一个宝石来讲,哪怕是合成的宝石,都不可能所有的数据完全一样,但是他们的证书中,不同编号的证书中,所有的数据全部一模一样,也真实奇了怪了,而且还发现了两个检测日期不同,但是证书编号却完全相同的证书。这种情况在钻石的分级证书中是根本不会存在的。

第二,为了模仿GIA,也真实够拼了,除了上面的这个GRA,还有下面的这个GRA,不过两个机构的名称不相同,这个GRA的英文全称是GLOBAL GEMOLOG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按照中文直译过来,应该称之为全球宝石学研究协会,

看看下图,这个才是真正的GIA的官方的网站,所以山寨的机构,做出来的网站看起来还是非常漂亮的,确实能够迷惑不少人。

在看看有关GRA简介,竟然出现了两个“RESEARCH”,可见他们研究宝石起来确实是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了;不仅如此,在简介中还出现了一个GEMOLODIACL,这个词我真心不认识啊,是不是宝石学(GEMOLOGICAL)这个英文单词现在换了字母了?省下的就是该机构的简介了,同样是全英文的,不一一翻译了,因为非常担心我的词汇量不够用。

下面这张图是该GRA出具的证书,跟GIA的证书实在是太像了,妥妥的GIA的既视感,没办法,谁让GIA树大招风呢?看看我圈出来的内容,是不是跟上一个GRA证书中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连个顺序都没有变。

我也特意的查了三张证书,看看下面的查询结果,这三张证书所有的内容全部是一样的呀,这哪是分级证书,这明明是证书的复印机呀。

第三,全称叫做香港国际宝玉石检测协会,英文缩写为IGTA,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机构都要冠上“国际”的字眼,看起来确实好高大上,但是“国际”叫多了,现在的消费者也都“疲”了,最近我又发现了一个“世界珠宝玉石行业协会”,名字也是够霸气的,地点也同样位于香港。

下图是IGTA证书的展示,我觉得这种证书还算是良心之作,没有模仿任何一家的嫌疑,并且在鉴定结果一栏中明确标注了是莫桑石。

同样的,我也很好奇的查了两张证书,还是跟前两个机构一样,不同的证书,但所有的参数却都是完全相同的,想想也是醉了。既然是想做模仿石的分级证书,那还是好好做喽。

最后,再看看下面这个机构吧,英文缩写为IMCA,其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Synthetic SIC Consultant Association,对应的中文名称应该叫做国际合成碳化硅协会,不过我不是很理解,英文缩写中的字母“M”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过这个协会也是很良心的,机构的名称中直接就标注清楚,属于“合成碳化硅”了。

下图就是IMCA证书的样子,同样的,很有国际范。

不过还是跟其他证书一样,所有的参数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编号的证书中,除了证书编号不一样以外,其他所有的内容也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

另外,有人曾经发现IMCA和IGTA用到的400电话竟然是一样的,多申请几个不行吗?好歹也算是一个国际机构啦。

也有人曾经发现,GRA的联系地址竟然在广西梧州,不过在官网上已经看不到了,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的心在滴血

所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为了模仿钻石,也真的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既然是在做莫桑石的分级,那就认真做不好吗?证书看起来也很高大上,莫桑石的分级看起来也是那么的正规,那就好好做呗,何必呢,让人扣上山寨的帽子。

写在最后:其实对于本人来讲,还是很喜欢“莫桑石”的,毕竟对于一些消费能力有限的人来讲,多了一个关于“美”的选择,让人们多了一个展示自己美的机会,而莫桑石本身做自己就很好,它好看、美丽、时尚,其性质与钻石不相上下,但是被人利用做些莫须有的事情,那就真的不是一件好事了。

我是艾昊,珠宝培训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私信或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