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点击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河南焦作矿区选派人员支持六盘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供图)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政治工作在井下开展。(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供图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三线建设者们露天就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供图)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三线建设者亦工亦农。(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供图)

“三线建设”指的是1964年到198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科技和工业交通为主的大规模基础建设。

1964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1964年7月,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西昌)会议,规划了建设以六盘水为中心的煤炭基地,中央有关部委随即组织抽调了十几万人马齐聚六盘水,一时间形成了千军下西南,万马战犹酣的壮观景象,一场“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线人”以及他们后辈与这座被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城市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就请跟随记者了解他们。

“三线”第一代:狠抓煤炭产业 立足煤

人物故事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青年时代的汤群和妻子陈冬梅。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供图)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汤老举着一把黑伞等在雨中,身姿笔挺,面容祥和。

“我们到盘县的第一天,也是下着这样的小雨。”

1966年,刚满20岁的汤群和其他167名同学一起,耗时近20天,搭乘绿皮火车、大卡车,辗转成都、贵阳、安顺、沾益等地,终于抵达盘县。

“当时是住在一个很小的集镇上。那里的百姓都住在用茅草搭起的小屋里,四面透风,里面空荡荡,只有屋中央用石头垒的一个小火堆,烤土豆是他们的主要口粮。一家人没有完整像样的衣服,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眼前的一切让刚从学校毕业的汤群有些吃惊,但他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和决心。

之后3年,经历了“工改兵”的汤群,和战友们靠着人背马驮,将成吨成吨的高压线架在了盘县的崇山峻岭间,为三线建设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第一次与煤矿结缘,是在1972年担任水城矿务局老鹰山选煤厂团委书记后。

“那个时候,我会定期组织选煤厂的团员到老鹰山矿井下支援高采。不仅出工出力,也为了让团员了解井下工作的辛苦、危险,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从选煤厂到矿区,从地面到井下,日月更替,时间很快来到了1978年。

那一年,新生的“六盘水市”三线建设主要工业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市煤炭730万吨、洗精煤186万吨、钢铁25万吨、发电量4.2亿度,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包括冶金、电力、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在内的综合性战略后方基地。

生活的城市改了名,汤群定期下井的习惯却一直没变,直到1983年。

“全身十二处骨折,盆骨都碎了。从表面上看只有些轻微擦伤,血压却一直在下降。”。提起汤老在井下的那次事故,妻子陈冬梅仍心有余悸。

“当时想着三线建设还没结束,我可不能倒下。”汤群说。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他渐渐恢复了健康。

“你看,这是我受伤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4年,在听新闻的时候,让我老伴帮我记录的。”

在已经泛黄的笔记本上,是陈冬梅娟秀的字迹——

六盘水市年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60万吨、钢材55万吨、电力装机100万千瓦、水泥120万吨。

下不了井,汤群的心却从未与井下断了联系。

合上手中的笔记本、老相册,再抬头看看头发花白的二老,岁月仿佛刻刀一般,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但三线的精神却让眼神矍铄充满了生气。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汤群向记者展示老照片。

六盘水,我想对你说

(讲述人:汤群 陈冬梅)

50多年来,六盘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片荒芜,到高楼林立。如今,更是由“江南煤都”向“中国凉都”成功转型,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

作为第一代“三线人”,我们退休不褪色,会把“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传承下去,用我们的余热让三线建设精神永放光芒。

“三线”第二代:开发新能源产业 做足煤

人物故事

“这是国内首座含氧煤层气液化提纯制LNG(液化天然气)工业化项目,是盘江煤层气公司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山脚树煤矿瓦斯液化提纯厂厂长刁玉侃侃而谈。

除了“厂长”,刁玉还有另一个身份——“三线后代”。

“我的父亲是1966年跟随三线建设的大队伍从吉林玖台到六盘水来的。那一年22岁,刚刚中专毕业,借了一双鞋来报到的。你们路上经过的那个老屋脊火车站,都是父亲和同事一起建起来的。”

虽然说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刁玉却算是土生土长的六盘水人。

“我就是在老屋脊矿上的医院出生的,小时候也是在矿上玩耍着长大的。跟吉林老家比起来,这里更像我的家。”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刁玉成为盘江矿务局响水煤矿洗煤厂的一名钳工,负责设备维修、维护。

2016年1月,山脚树煤矿瓦斯液化提纯项目开工建设,年轻的刁玉被任命为厂长。

“从煤矿抽采出来的甲烷浓度30%及以上的瓦斯,采用国内最先进深冷提纯工艺,对瓦斯预处理后进入压缩机压缩水冷,经脱碳处理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然后送至纯化工序,脱除原料气中的水分和粉尘后,通过低温精馏液化分离,制成甲烷浓度达99%的LNG产品。”

说起这个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刁玉与父亲有同样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努力,看着项目从无到有,很有成就感。”

因为身体原因,父亲无法亲临现场看看儿子亲手建立起来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却会一遍遍让儿子详细描述项目进展、现状,然后不住称赞:“六盘水发展得太快了,现在的政策也好,大家观念也转变了,除了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多亏你们当年一锄一镐打好了基础,才有现在煤炭衍生产业的成功落地。我们会把三线精神传承下去,做一块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的煤炭。”刁玉说。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工作中的刁玉。

六盘水,我想对你说

(讲述人:刁玉)

作为煤炭衍生行业的从业者,我很庆幸自己能为六盘水的转型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作为“三线第二代”,我也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我会把父亲传承给我的三线精神传递下去,并且融入工作中,让三线精神的“星星之火不灭”。

“三线”第三代:投身新兴产业 不唯煤

人物故事

年轻、干练、漂亮,是贵州岚腾旅行社总经理胡宸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我应该算是第三代‘三线人’了。六几年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从毕节来到了当时的水城特区。先是修铁路,然后又到了水城矿务局的汪家寨煤矿,成为煤矿工人。”。

2011年,从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胡宸衣回到六盘水。

作为“三线”后代,听爷爷讲当年的“三线”故事,是胡宸衣小时候最喜爱的事。

“我爷爷说,那些年修铁路的时候,一天只有一个馒头、一瓶水,大家都是扎紧裤腰带干活。虽然很多时候都饿着肚子,却干劲十足。”

胡宸衣的爷爷辈们修建,便是被后人所熟知的贵昆铁路。

1964年10月,铁道部批准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贵昆线六枝至梅花山段,由西南铁路工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7659、8506、8700部队和煤炭部调集的黑龙江、辽宁、四川、京西支铁大队负责施工。

与此同时,为适应六盘水三线建设的需要,本着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农业支援煤炭系统劳动力、矿区支援农业安装水泵和提供电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家互帮互助,你追我赶,都不想在这场“三线大比武”中掉链子。

“说来也真是巧,我毕业后带的第一个旅行团,就是曾经在六盘水奋斗过的三线老前辈。他们是从南京过来的,当时带着他们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老人们都是眼含热泪的边走边看。他们看的是文字、图片、老物件,回忆的是他们的青春和挥洒热血的年华。”

作为从事旅游行业的新一代“三线人”,胡宸衣还常常兼职“三线代言人”。

“带着旅客参观我们的‘三线特色街区’、‘三线博物馆’的时候,都会给他们介绍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对六盘水这座城市的意义,给他们介绍三线精神,讲述我爷爷他们那辈人曾经的故事。”

而让胡宸衣讲得最多的,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以前我们为了建设,让这里有了黑山、黑水。现在大旗交给你们,一定要还这里的青山、绿水。”

接过接力棒的“父辈”们,在立足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依托老一辈打下的坚实工业基础以及本土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做足了煤文章。

如今,接力棒又交给了“孙辈”,需要他们付诸努力的,将会是以发展旅游、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期在链接好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两条腿走路”,补齐六盘水产业发展“短板”。

“爷爷辈”的期许,在经过“父辈”、“孙辈”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实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53.94%、城乡污水处理率达8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7%、全市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9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61平方米/人。

如今,有了青山绿树的陪伴,气候宜人的六盘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前来纳凉的游人。据初步测算,今年“五一”期间,六盘水全市接待游客212.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1亿元。

「贵州日报」记忆不褪色 精神永传承——“三线”建设者与六盘水的故事

“三线”第三代——胡宸衣(左一)。   (胡宸衣供图)

六盘水,我想对你说

(讲述人:胡宸衣)

在六盘水旅游事业大发展的东风下,我们除了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还会根据参团人员的年龄、地域、参团背景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导游服务。

作为“三线后代”,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传承“三线精神”、推荐六盘水旅游的活的名片,为六盘水旅游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记者 黄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