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點擊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河南焦作礦區選派人員支持六盤水。(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供圖)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政治工作在井下開展。(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供圖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三線建設者們露天就餐。(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供圖)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三線建設者亦工亦農。(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供圖)

“三線建設”指的是1964年到198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爲中心,以國防科技和工業交通爲主的大規模基礎建設。

1964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了把全國分爲一、二、三線的戰略佈局,要下決心搞三線建設;

1964年7月,西南三線建設長遠規劃(西昌)會議,規劃了建設以六盤水爲中心的煤炭基地,中央有關部委隨即組織抽調了十幾萬人馬齊聚六盤水,一時間形成了千軍下西南,萬馬戰猶酣的壯觀景象,一場“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基礎設施建設大戰由此拉開帷幕。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三線人”以及他們後輩與這座被他們視爲第二故鄉的城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就請跟隨記者瞭解他們。

“三線”第一代:狠抓煤炭產業 立足煤

人物故事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青年時代的湯羣和妻子陳冬梅。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供圖)

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湯老舉着一把黑傘等在雨中,身姿筆挺,面容祥和。

“我們到盤縣的第一天,也是下着這樣的小雨。”

1966年,剛滿20歲的湯羣和其他167名同學一起,耗時近20天,搭乘綠皮火車、大卡車,輾轉成都、貴陽、安順、沾益等地,終於抵達盤縣。

“當時是住在一個很小的集鎮上。那裏的百姓都住在用茅草搭起的小屋裏,四面透風,裏面空蕩蕩,只有屋中央用石頭壘的一個小火堆,烤土豆是他們的主要口糧。一家人沒有完整像樣的衣服,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

眼前的一切讓剛從學校畢業的湯羣有些喫驚,但他沒有退縮,反而堅定了留下來的信心和決心。

之後3年,經歷了“工改兵”的湯羣,和戰友們靠着人背馬馱,將成噸成噸的高壓線架在了盤縣的崇山峻嶺間,爲三線建設奉獻了全部的青春和熱血。

第一次與煤礦結緣,是在1972年擔任水城礦務局老鷹山選煤廠團委書記後。

“那個時候,我會定期組織選煤廠的團員到老鷹山礦井下支援高採。不僅出工出力,也爲了讓團員瞭解井下工作的辛苦、危險,從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從選煤廠到礦區,從地面到井下,日月更替,時間很快來到了1978年。

那一年,新生的“六盤水市”三線建設主要工業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全市煤炭730萬噸、洗精煤186萬噸、鋼鐵25萬噸、發電量4.2億度,工業總產值3.95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工業爲主體,包括冶金、電力、建材、機械製造工業在內的綜合性戰略後方基地。

生活的城市改了名,湯羣定期下井的習慣卻一直沒變,直到1983年。

“全身十二處骨折,盆骨都碎了。從表面上看只有些輕微擦傷,血壓卻一直在下降。”。提起湯老在井下的那次事故,妻子陳冬梅仍心有餘悸。

“當時想着三線建設還沒結束,我可不能倒下。”湯羣說。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他漸漸恢復了健康。

“你看,這是我受傷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84年,在聽新聞的時候,讓我老伴幫我記錄的。”

在已經泛黃的筆記本上,是陳冬梅娟秀的字跡——

六盤水市年產原煤2160萬噸、生鐵100萬噸、鋼60萬噸、鋼材55萬噸、電力裝機100萬千瓦、水泥120萬噸。

下不了井,湯羣的心卻從未與井下斷了聯繫。

合上手中的筆記本、老相冊,再抬頭看看頭髮花白的二老,歲月彷彿刻刀一般,在他們臉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但三線的精神卻讓眼神矍鑠充滿了生氣。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湯羣向記者展示老照片。

六盤水,我想對你說

(講述人:湯羣 陳冬梅)

50多年來,六盤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片荒蕪,到高樓林立。如今,更是由“江南煤都”向“中國涼都”成功轉型,成爲一座名副其實的旅遊城市。

作爲第一代“三線人”,我們退休不褪色,會把“艱苦創業、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建設精神傳承下去,用我們的餘熱讓三線建設精神永放光芒。

“三線”第二代:開發新能源產業 做足煤

人物故事

“這是國內首座含氧煤層氣液化提純制LNG(液化天然氣)工業化項目,是盤江煤層氣公司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山腳樹煤礦瓦斯液化提純廠廠長刁玉侃侃而談。

除了“廠長”,刁玉還有另一個身份——“三線後代”。

“我的父親是1966年跟隨三線建設的大隊伍從吉林玖臺到六盤水來的。那一年22歲,剛剛中專畢業,借了一雙鞋來報到的。你們路上經過的那個老屋脊火車站,都是父親和同事一起建起來的。”

雖然說着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刁玉卻算是土生土長的六盤水人。

“我就是在老屋脊礦上的醫院出生的,小時候也是在礦上玩耍着長大的。跟吉林老家比起來,這裏更像我的家。”

2007年,大學畢業後的刁玉成爲盤江礦務局響水煤礦洗煤廠的一名鉗工,負責設備維修、維護。

2016年1月,山腳樹煤礦瓦斯液化提純項目開工建設,年輕的刁玉被任命爲廠長。

“從煤礦抽採出來的甲烷濃度30%及以上的瓦斯,採用國內最先進深冷提純工藝,對瓦斯預處理後進入壓縮機壓縮水冷,經脫碳處理脫除原料氣中的酸性氣體,然後送至純化工序,脫除原料氣中的水分和粉塵後,通過低溫精餾液化分離,製成甲烷濃度達99%的LNG產品。”

說起這個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刁玉與父親有同樣的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看着項目從無到有,很有成就感。”

因爲身體原因,父親無法親臨現場看看兒子親手建立起來的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卻會一遍遍讓兒子詳細描述項目進展、現狀,然後不住稱讚:“六盤水發展得太快了,現在的政策也好,大家觀念也轉變了,除了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多虧你們當年一鋤一鎬打好了基礎,纔有現在煤炭衍生產業的成功落地。我們會把三線精神傳承下去,做一塊到哪裏都能發光發熱的煤炭。”刁玉說。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工作中的刁玉。

六盤水,我想對你說

(講述人:刁玉)

作爲煤炭衍生行業的從業者,我很慶幸自己能爲六盤水的轉型發展貢獻一己之力;作爲“三線第二代”,我也早已把這裏當成了家,我會把父親傳承給我的三線精神傳遞下去,並且融入工作中,讓三線精神的“星星之火不滅”。

“三線”第三代:投身新興產業 不唯煤

人物故事

年輕、幹練、漂亮,是貴州嵐騰旅行社總經理胡宸衣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我應該算是第三代‘三線人’了。六幾年的時候,我的爺爺奶奶從畢節來到了當時的水城特區。先是修鐵路,然後又到了水城礦務局的汪家寨煤礦,成爲煤礦工人。”。

2011年,從桂林旅遊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胡宸衣回到六盤水。

作爲“三線”後代,聽爺爺講當年的“三線”故事,是胡宸衣小時候最喜愛的事。

“我爺爺說,那些年修鐵路的時候,一天只有一個饅頭、一瓶水,大家都是紮緊褲腰帶幹活。雖然很多時候都餓着肚子,卻幹勁十足。”

胡宸衣的爺爺輩們修建,便是被後人所熟知的貴昆鐵路。

1964年10月,鐵道部批准成立西南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工地指揮部,貴昆線六枝至梅花山段,由西南鐵路工程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7659、8506、8700部隊和煤炭部調集的黑龍江、遼寧、四川、京西支鐵大隊負責施工。

與此同時,爲適應六盤水三線建設的需要,本着城鄉結合、工農結合,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農業支援煤炭系統勞動力、礦區支援農業安裝水泵和提供電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家互幫互助,你追我趕,都不想在這場“三線大比武”中掉鏈子。

“說來也真是巧,我畢業後帶的第一個旅行團,就是曾經在六盤水奮鬥過的三線老前輩。他們是從南京過來的,當時帶着他們參觀三線建設博物館,老人們都是眼含熱淚的邊走邊看。他們看的是文字、圖片、老物件,回憶的是他們的青春和揮灑熱血的年華。”

作爲從事旅遊行業的新一代“三線人”,胡宸衣還常常兼職“三線代言人”。

“帶着旅客參觀我們的‘三線特色街區’、‘三線博物館’的時候,都會給他們介紹三線建設的歷史、背景、對六盤水這座城市的意義,給他們介紹三線精神,講述我爺爺他們那輩人曾經的故事。”

而讓胡宸衣講得最多的,是爺爺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以前我們爲了建設,讓這裏有了黑山、黑水。現在大旗交給你們,一定要還這裏的青山、綠水。”

接過接力棒的“父輩”們,在立足煤炭產業的基礎上,依託老一輩打下的堅實工業基礎以及本土資源優勢,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提高附加值,做足了煤文章。

如今,接力棒又交給了“孫輩”,需要他們付諸努力的,將會是以發展旅遊、大數據等爲代表的新興產業,以期在鏈接好煤炭產業的基礎上,“兩條腿走路”,補齊六盤水產業發展“短板”。

“爺爺輩”的期許,在經過“父輩”、“孫輩”的努力下,終於得到了實現——2017年,森林覆蓋率達53.94%、城鄉污水處理率達86%,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7%、全市空氣質量AQI優良率達97.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爲10.61平方米/人。

如今,有了青山綠樹的陪伴,氣候宜人的六盤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前來納涼的遊人。據初步測算,今年“五一”期間,六盤水全市接待遊客212.5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21億元。

「貴州日報」記憶不褪色 精神永傳承——“三線”建設者與六盤水的故事

“三線”第三代——胡宸衣(左一)。   (胡宸衣供圖)

六盤水,我想對你說

(講述人:胡宸衣)

在六盤水旅遊事業大發展的東風下,我們除了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還會根據參團人員的年齡、地域、參團背景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導遊服務。

作爲“三線後代”,我也會把自己當作傳承“三線精神”、推薦六盤水旅遊的活的名片,爲六盤水旅遊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記者 黃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