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散文」陈春花:十二使徒岩——空在手中

本文由「春暖花开朗读者」 晓禅 朗读


到墨尔本不看看大自然的杰作,就不算真正到过墨尔本。沿着起点距墨尔本西南100公里的大洋路一路走来,所见皆是壮丽的海岸风光、奇岩怪石,全长400多公里的大洋路是一条精采绝伦的海岸公路,窗外有险峻的岩石、海浪拍打岸边翻滚的白色、蓝色激荡,幽静而清雅的小镇,感觉有几许波澜,有几许浪漫,有几许幽雅。

途经的景观包含曾为淘金者的度假胜地女王崖、欧特威雨林区、矗立于海中的十二使徒岩,此外还有拱门、伦敦桥、阿德湖峡等,其中最令我惊叹的是十二使徒岩(Twelve Apostles)。

十二使徒岩是大洋路上最著名也最经典的景致所在,站在观景台上,看着大洋路上本就多变的天色转换着背景,闪耀着阳光、轻雾、乌云,这所有不同的天色都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交替上演。

这本就带有相当神秘的色彩与惊人的震撼力伫立在海中的巨大岩块,随着天色的转变,使徒岩所散发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截然不同,常常,有许多游人就这样对着海面痴痴地看上好几个小时,我也没能例外。

始终觉得,如十二使徒岩般的奇景所能带给人类的视觉震撼,是任何图像与文字都无法表达也无法完整形容的,你除了体验和惊叹之外,似乎你什么也做不了,你只能够屏住呼吸,在阳光、空气、海水与声浪中小心翼翼地去感受,你不会说话,哪怕半点声音,你都觉得是对使徒的亵渎。

「有声散文」陈春花:十二使徒岩——空在手中

我并不了解宗教,也不能够理清自己的思想,但是望着海上这些巨大岩石,你愿意让自己澄净,让自己空明,两年前韩锋德给我奥修的一本书,书名是《没有水,没有月亮》,当时没有看懂,当站在十二使徒岩前,恍然明白奥修的意义:

尼姑千代野学习了很多年,但仍没能开悟(enlighten-ment)。一天晚上,她正提着盛沸水的旧木桶,当她正走着,她看着映照在水桶里的满月,突然,竹编的水桶箍断了,水桶散了架,水全跑了出来,水中之月消失了——而千代野开悟了。

她写下了这段诗:

这样的方法和那样的方法,我尽力将水桶保持完好,期望脆弱的竹子永远不会断裂。突然,桶底塌陷,再没有水,再没有水中的月亮——在我手中是空。

天空即是空,没有踪迹留下,你无法跟随鸟儿飞翔,没有踪迹留下;天空只有空,没有路被创造出来,这并不像地球,如果很多人经过,然后便有一条人走的路,你便能跟随。

精神的空间是天空的空间,因为它是非物质的,它不是地球上的,没有踪迹留下;所以只有放开,只有依随精神本身,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而是依随自然,欣赏它,依随它,不是改造它。

这是最大的喜悦的时刻,而这时刻是永恒的,是没有尽头的,这时刻变成了永恒,于是你不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因为你不再存在,谁会悲哀?谁会伤心?谁会失望?谁能渴望或感觉挫折?空不会挫折,空没有渴望,空不期望任何东西,所以这是全然的喜悦、纯粹的喜悦。

如果你在,你将会痛苦;如果你不在,不会有任何痛苦,所以整个问题是:在或不在?

而千代野突然发现她不在:空在手中。

「有声散文」陈春花:十二使徒岩——空在手中

正如这十二使徒岩耸立在海中,没有人知道它在期许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确切了解它的等待,而恰恰是这种等待,让十二使徒岩伫立在海中成了永恒与震撼!

它没有要求,对海、对风、对雨、对云,可是也许正是海的翻滚蓬勃给了它生命的张力;也许正是风的热情万种给了它肌体的力量;也许正是雨的淋漓洒脱给了它铮铮的傲骨;也许正是云的变幻莫测给了它瑰丽的灵性。你已经不能够说它只是海中的巨石,站在它的面前,你会知道:

你的等待必须是积极的!你必须聚集你全部的能量去等待,你应该以年轻的、新鲜的、活生生的状态激动地去等待,只有那时那个未知才会在你身上发生,当你处于生命的最佳状态,在最佳的接受状态时,当你最活跃时,当你处于顶峰时——只有那时它才发生,只有顶峰才会遇上那个伟大的峰巅,唯有顶峰——相似才能遇见相同。

不断地尽你所能去努力,但不要因此提出任何要求,不要那样说:「我已经做了,现在它必须发生了。」对此没有必须,它是一个陌生人,你不断地对它发出请帖,但它没有地址,所以你不能将它们寄出,你不断地将你的邀请抛向风中,它们或许被收到,或许没有被收到,但正是当事情是也许时才是美丽的,当事情是肯定的,美丽便消失了。这是奥修的观点,十二使徒岩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本文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