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族,请你不要仅仅与越南越南主体民族越族是以百越的分支雒越为主体,融合占人、高棉人、汉人形成的民族。画等号,其实越族是中国南方相当古老的一个族系,壮侗语族中的绝大多数源于越族,藏缅语族多为氐羌,苗瑶语族和孟高棉语族多为濮人。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戉”(通“越”)字。越人之所以称“越”,是因为习惯使用砍伐林木的钺(石斧)。

吴越争霸1吴王阖闾之死

越国的第一个开拓者名叫无余,是夏朝第五代帝王少康的幼子。为了守护祖先大禹的陵墓,被封于会稽,成为一名外放的诸侯。 也许这个诸侯太微不足道了,无余的传承者竟然长时间没被记载。当无余第十九代传到夫镡时,历史才给了他们一点笔墨。 中国的史官一向吝啬笔墨,文字记载已经精练到了无法再精练的程度(《左传》有时一年就记载几十个字),除非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到了他们不得不记录的地步。其实夫镡没有什么,他之所以被历史记载,是因为他有一位不一般的儿子允常。

吴越争霸1吴王阖闾之死

人从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缺处明。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春秋时期,尽管中华大地上诸侯国数目已从周朝“封建”的71个减少到不足20个,但以强悍著称的越人和吴人(荆吴和夏人联合体)不仅没有被吃掉,而且在今浙江和江苏一带并排崛起。允常在大肆拓展国土之后,于东周敬王姬匄(gai)十年(前510)建立了春秋时期著名的国家--越国。吴国也在“战神”孙武和“智多星”伍子胥的辅佐下日渐强盛。 最初,两国的关系还说得过去。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率兵攻打楚国,他的弟弟夫概私自脱离战场,跑回国内自立为王,并得到了越国的暗中相助。尽管阖闾回师赶跑了夫概,但内心深处已经恨透了那位邻居--越国。

吴越争霸1吴王阖闾之死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越王允常病逝,儿子句践继位。阖闾认为这是报仇雪恨的绝佳机遇,便不听孙武、伍子胥的极力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就绪,就率儿子夫毅和3万士卒攻打越国,历史上一场小有名气的战争--“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之战”残酷地上演。 那时的战争司空见惯,青铜武器的鸣响已经成为春秋大地上最动听的打击乐。 战争初期发生的事情充满了鬼魅的气氛。年轻的句践派死刑犯首先出阵,排成三行,把剑放在脖子上,一个个陈述表演后,自刎于阵前。吴国士兵不知那是一个个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军乘机发动冲锋,吴军仓皇败退,稳操胜券的吴王阖闾不仅大败,而且脚趾中了毒箭,溃烂而死。 就这样,一向按兵法作战的阖闾“马失前蹄”。(这正应了美国西点军校的那句校训:专业士兵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但世上却充满了业余玩家。)

吴越争霸1吴王阖闾之死

阖闾的儿子夫毅也不幸死去,太子夫差(有人认为他是阖闾的孙子、太子波的儿子)继任吴王。 年轻的夫差会甘心失败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