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homas看看世界:摄影确实是个体力活,但同时也是创意劳动,包括确定前期选题、查询当地气候制定拍摄计划、现场踩点拍摄构图、后期思路、甚至根据不同媒介去呈现不同的作品。现场邀请到著名风光摄影师“Thomas看看世界” 和著名星空摄影师“阿五在路上”同台对谈,碰撞创意火花。

6月16日,由电子工业出版社 X 言几又 X 米拍网 联合主办的「 带上相机,在路上看看世界 」星空&风光名师对谈分享会落地言几又(成都悠方店)。

现场邀请到著名风光摄影师“Thomas看看世界” 和著名星空摄影师“阿五在路上”同台对谈,碰撞创意火花!

@Thomas看看世界(左)和@阿五在路上(右)现场对谈


现场吸引了200+位摄影爱好者

两位摄影师现场分享独家秘籍

现场观众云集,互动踊跃

@Thomas看看世界 向现场幸运观众送出作品

@阿五在路上 现场为书友签名

@Thomas看看世界 现场为书友签名

粉丝们一起合影

图片致谢现场观众@欣乐、@焦焦、@李浩、@菁华、@嫣

没抢到现场票?

错过几个亿?

没关系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

独家精华版内容回顾

干货满满

看完让你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

...

精彩回顾

01

嘉宾互相爆料

@Thomas看看世界

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

首先祝贺@Thomas看看世界 喜提刚出炉的“2019年国家地理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Grand Prize)以及城市类第一名!

作为斩获各位国际摄影大奖、全球各知名摄影厂商争相合作的人气风光摄影师,托马斯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凭借极出色的风光摄影作品和摄影教程,收割百万粉丝。

甚至有人开始揣测:Thomas 一定是富二代!拍不好就要回去继承家业那种!

Thomas: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Thomas出生在重庆,从小自带“学霸”体质,大学就读信息工程专业,后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交换学习机会,在当地感受不同的生活态度,从此埋下了一颗种子。

毕业后从事软件工程设计,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家钻研修图技巧。做了三年“程序猿”后,积累了一些积蓄,终于可以放心去浪,于是2017年辞职,开始专职摄影。

@阿五在路上

起点就是NASA

而摄影师@阿五在路上 的拍摄经历,则是另一个靠摄影“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任性又励志的故事。

出生成都的阿五,自嘲为“学渣”,2012年毕业后,曾经做过销售(半年卖不出一件商品),直到有一天在泸沽湖看到满天繁星,发现童年记忆中的星空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为了记录下星空之美,阿五尝试过用卡片机、旗舰机等机型拍摄,发现效果都不尽人意,于是开始疯狂钻研机型和拍摄技巧、后期修图,走上星空拍摄的“不归路”。

上班耽误拍摄?干脆任性裸辞,专注拍摄!

2014年,阿五的一组拍摄于巴郎山的云海火流星,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中,一时圈粉无数。

此后,阿五的作品多次被NASA APOD收录,并数次斩获“中国光博会(CIOE)全国天文摄影比赛”、TWAN“国际地球与星空”摄影大赛、国际天文摄影比赛大奖。

而对阿五来说,对摄影的执着,同样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甚至连妻子都是“拍照拍来的”

2015年,阿五参加了一个牛背山拍摄的户外风光团,晚上连夜上山,一定是特别的缘分,在山顶偶遇@勇气小姐,给她拍了很多照片。被照片(摄影师本人)吸引的@勇气小姐,顺理成章成为阿五的妻子。

阿五现场补充说:现在如果让老婆大人凌晨三点在这么高寒的地方穿这么薄的婚纱,估计要被打死。

阿五拍摄的勇气小姐

02

大奖作品拍摄秘籍

作为活跃在国际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专业户,阿五和Thomas 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独门拍摄秘籍。

@阿五在路上

在阿五看来:“如今在城市里,很多人难得仰望星空,甚至有人对我的照片产生质疑,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星空。然而在我看来,星空是真实存在的,它触手可及,而且肉眼所见比照片更美更震撼。”

“这张照片拍摄于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我们深夜自驾,为了不影响天文台工作,只能开视宽灯。凌晨1点,银河开始上升,漫漫云海中横卧的银河一览无余,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我在栏杆旁大小木桩上站了60秒,因为天空曝光是每张60秒,地面也是,这样后期叠加到一起。”

⚠️TIPS:关于闪光灯的拍摄,思路类似于“后期景深合成”,先拍背景,再与拍摄清晰的脸部照片合成。这些技法在他的《星空摄影秘境》一书里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Thomas看看世界

关于国家地理大奖的照片,Thomas 分享了自己的秘籍:

“这张照片拍摄于格陵兰的一个小镇,拍摄前我在小镇上待了一周,和当地人聊天,了解当地特色。在这个小镇上,建筑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以颜色区分不同功能…大雪过后的黄昏时分,一家三口走进我的画面,我赶紧用镜头定格这个美好的瞬间。”

而大家关心的后期问题,在此附上原片,给大家对比一下。这张照片对曝光和和色彩做了部分调整,其他地方均未作修改。

⚠️TIPS:对于想要参加国际摄影比赛的朋友们,不管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国家地理摄影大赛、TWAN“国际地球与星空”摄影大赛、世界风光摄影大赛……不同比赛倡导的价值观不同、要求不同、评委的标准也不同,所以在参赛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大赛投稿说明,仔细分析。

03

让自己的照片脱颖而出

当全世界每天上传18亿张照片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照片脱颖而出,两位摄影师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心得。

@阿五在路上:我第一次去新西兰的时候主要以旅行为主,之后先后又去了8次,每次都有不同收获。对我而言,专注于某一领域进行深度创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拍摄不是简单模范,更重要的是逐步融入自己的风格,形成有自我辨识风格的作品。

@Thomas看看世界:摄影需要突破局限,我们风光摄影很容易受天气影响,觉得只有日出日落、天气晴好才能拍出好作品。其实不尽然。雨天也可以拍出有情绪和质感的照片,雾天、雪天也一样,包括这次大奖的作品,就是雪天拍摄反而让地面更干净,主体色彩更突出。

04

下一步计划

@Thomas看看世界

熟悉Thomas作品的人会发现,从开始摄影到现在,他的照片“后期”越来越简单。

Thomas 说:越到后面会发现摄影最主要差异还是在于审美、思路和想法,所以在下一本正在筹划出版的书中,我会着重讲一些后期插件、后期的境界等。

@阿五在路上

阿五目前正在准备自己第三本书的出版,书名暂定为《星空摄影后期》,主要以10个经典案例深度解析每张照片前期、中期、后期,干货满满。

05

观众提问互动

Q:有人认为“摄影只是个体力活”,你怎么看?

@Thomas看看世界:摄影确实是个体力活,但同时也是创意劳动,包括确定前期选题、查询当地气候制定拍摄计划、现场踩点拍摄构图、后期思路、甚至根据不同媒介去呈现不同的作品…这些都是需要体现思考和创意的。

@阿五在路上:照片是一瞬间的灵感迸发。而在这一瞬间背后,沉淀的是摄影师的生活经历、对事物的看法、对美的认知…

Q:玩摄影到一定阶段后,如何突破瓶颈?

@阿五在路上:我以自己为例。早期拍摄星空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只能使用14mm广角。怎么去突破呢?我会查阅大量国外摄影大师的作品,发现他们会采用35mm甚至50mm的中焦段去拍摄,这给了我很大启发:或许可以突破焦段的局限。

当然,在新的尝试中,肯定会遇到不同问题,只有不断钻研,遇到新问题,解决问题。

@Thomas看看世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这样一条路径:从对参数、技术的追求,到尝试让一张照片拥有更多的情绪和故事,之后再不断地探索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

Q:对年轻摄影师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Thomas看看世界:从市场角度来看,摄影已经逐渐成为娱乐和大众文化产业,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都想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摄影教程、教学表现出巨大的需求潜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深入,商家的介入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完善,从而形成行业良性的发展机制。从这一点看,摄影的前景是比较明朗的。

@阿五在路上:热爱是最好的导师,喜欢就去做,不要给年轻留遗憾!

更多精彩摄影作品

米拍摄影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