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一个90后同事聊天,我说,你们90后真是挺幸福的。

她说为啥?

我说你看哈,你们出生就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年纪轻轻就赶上智能手机普及,各种APP,各种弹幕啊啥的骚操作,多有意思啊。

她说你快拉倒吧大哥,你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骚操作,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吗?!

这些东西是好玩,个个都是冲着耗费我们的时间来的,90后想要自律,比你们80后难太多了!

我一想,还真是。

90后面对的环境,比起80后确实丰(险)富(恶)多了,很多APP连我这样的大叔都招架不住,更别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自律,真的是一个越来越难的事。

其实我的公号后台,常常有粉丝问起这个话题,就是自律。

关于自律我之前写过文章,但是今天,我不想告诉你怎么自律,我想告诉你,是什么让你没法儿自律。

自律路上有3个坑,一个更比一个深。

如果你能防着不掉进坑里,那么想成功自律,我觉得要容易得多。

1

一开始就高估自己

两年多前,这个公号发出第一篇文章,到今天已经265篇,而且全是我一个人的原创哦。

很多人都说,哇格总,好厉害呀!

其实不是我厉害,而是我没有高估自己。

那会儿刚开始写公号,在社群里有一帮群友,大家都说要开公号,好几个特别有激情,说要日更,就是每天都写都推送。

一开始还行,慢慢的,日更变双日更,变周更,变月更,变……无更了。

他们是不自律吗?不是,是太高估自己了,日更这种事儿,花时间都不说,你还需要大量的输入、大量的思考,注意,是每天哦。

生活够苦了,日更不是把自己往死里整嘛。

至于我呢,我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绝不日更。

你要是关注我这个号,应该记得我的关注回复词是:

“每周二固定更新,其他时间看心情。

你说想要浪漫点,我只带你慢点浪。”

公号是我业余时间在写,比起那些全职公号,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人家吃饭的本事”。

高估自己会死很惨啊大哥!

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周大量输入、大量思考,只固定在每周二输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其他时间,有空有话题就多写一写,没有就算了,细水长流。

有时候太忙太累,心情太糟糕,想过放弃没有呢?当然想过。

可是我又想,都写了200多篇了耶,都1000多万粉丝了耶……啊不对,多加了个万……放弃真是太可惜了。

只好垂头丧气继续写,直到变成习惯。

你看,再难的事只要变成习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好办了。

所以自律路上第1坑:一开始就高估自己。

每个人都有初始的激情,怕就怕你一开始定的目标太高,特别难坚持,一次两次做不到,你就破罐破摔了。

记住,别高估自己,目标定小一点,让大脑一开始对一件事别那么抗拒,不然它会跟你对着干。

2

从没尝过自律的甜头

很多关于自律的文章呢,都大讲特讲自律有什么好,像什么《世界正在奖励那些自律的人》之类的。

问题在于,自律那么好我也知道啊,该怎么才能自律呢?

因为自律,所以得到奖励;

不如说,因为得到过奖励,所以才自律;

然后得到更多奖励,变得更自律。

这才是一个正向循环,才讲得通嘛。

所以,给自律一点小奖励,就能变得更自律。

我的朋友蕾姐,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上面,就用到了这一点。

她儿子从小是个调皮蛋,属于除了睡觉,别的时间都在蠕动的那种,就连小朋友最喜欢的听故事,都静不下来。

蕾姐有次承诺孩子,如果能认真听完一个故事(其实只有2分钟),就奖励一颗最喜欢的巧克力。

孩子办到了。

嗯,你懂的,有了第一步,后面就好办了。

于是,孩子慢慢从“听故事就有巧克力吃”,

再到,“听好听故事,还能吃巧克力”,

再到,“听好听故事,偶尔吃巧克力”,

直到,“故事这么好听,巧克力无所谓”。

到最后,彻底喜欢上阅读。

自律这东西,说到底还是靠意志力,小孩子没有意志力,就得靠奖励。

告诉你,我们成年人也好不了多少。

还是讲我写公号的事。

我运气比较好,开通公号第31天写完第8篇文章后,微信就给了我“原创”标识,这个“原创”的好处是:粉丝可以留言,我也可以回复留言。

好了,可以和粉丝互动,骚操作就来了。各种调戏、各种梗,反正我下起手来连自己都黑,粉丝们个个男默女泪,又痛又爽。

以至于好多粉丝说,格总,我就是来看留言和回复的,其实正文没啥看头。(要不要这么诚实!)

话说回来,于是回复留言,成了我写公号的一个小奖励,而且,每次写完都有哦。

如果没有回复留言,让我就这么缺盐少味,尬写这个公号,我肯定早放弃了。

自律路上第2坑:从没尝过自律的甜头。

你要试着安排,给每一次自律一个小小的奖励,哄着自己把事儿完成。

经常品尝到自律的甜头,才不会总图着眼前的安逸,才不会动不动就放弃。

3

没有自律的环境

关于环境对自律的影响,我特别想说当年考研。

大学时我是学渣,纯粹是因为找不到好工作才考研(不要学我!这事儿至今有争议),所以可想而知,考研对我有多难。

幸好,对门和斜对门宿舍有三个同班同学也是考研党,我们老一块儿去上自习。

大清早,先起床的会去敲别人的门,提醒对方,久而久之,大家都“以敲门为荣,以被敲为耻”,没有谁会赖在床上不起来。

哪怕大冬天,我们四个也一早就急吼吼冲向自习室,生怕前一晚的座位去迟了会丢。

到后来,我闹钟一响就起来开门,看见对面也开着门在收拾东西,大家会心地相视一笑。

最后,我们四个幸福地生活在……啊呸,我们四个都考上各自要去的地方。

现在,真是蛮怀念那阵子,而且像考研这么惨烈的竞争,如果不是跟这帮家伙一起,我要孤军奋战,结果肯定悬。

我相信,他们也会这么想吧。

社会心理学名著《影响力》里,讲过一个“承诺与一致性原理”。

意思是,想办法让一个人做出一个“自愿的、当众的承诺”,就更容易说服他去做之前不愿意做的事。

把自己放在一个自律的环境里,跟随大家一起,就是在做出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会让你无形中承受外界压力,“被迫”去做事,需要靠意志力的地方,自然就少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打卡群,像跑步呀,写作呀,减肥呀,都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第3个坑:没有自律的环境。

在一个自律的环境里,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激励,共同成长,效果常常比你孤军奋战,要好得多。

4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说,格总,你写公号是业余时间一个人,没有环境呀?

对啊,我是一个人在写,可是在此之前,我的意志力已经得到过足够锻炼。

意志力跟肌肉一样,越锻炼越强壮。

之前每一次自律成功,都是在给我一个强烈暗示,就是那种“我一定行”的信念,现在,我已经不需要环境了呀。

所以,无论是一开始“别高估自己”,还是“给自律甜头”,还是创造一个“自律的环境”,最终目的都是有一天,你可以不需要任何条件,仅仅靠意志力,就能实现自律。

请珍惜你的自律,绕开这3个坑。

从容易点的小目标开始,用环境影响它,用小奖励喂养它。

我能做到的事,相信你也可以哦。

商战智库

IDshangzhanzhiku

商战智库每日精选互联网观察、科技、产品、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互联网创新好文章。

↑↑↑一键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