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因为天空变得更黑了,所以相机的测光系统就想把整个场景拍得更亮一点来做补偿,它认为应该拍的更亮一点,它不希望天空变成纯黑色,所以第二张照片里的建筑就比第一张要显得更亮一些了(尽管路灯的亮度从来没有任何的变化)。你看,如果天空的颜色和人造光的颜色的亮度值不同,居然也会影响到相机对白平衡的判断,最后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067天。

  今天我想继续给大家分享两张我前两天在摩洛哥拍摄的照片。这两张依然拍摄于海边小城El Jadida,那个地方是一个葡萄牙人修在大西洋岸边的城堡,城堡的核心建筑是这个清真寺和它的宣礼塔,它们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很特别,宣礼塔有五个面而不是四个面的方形,这是当地人当时告诉我的。

拍夜景最佳时机,前后10分钟已是天壤之别!-摄影早自习第1067日

© 叶梓 (佳能 EOS 1DX Mark II)

拍夜景最佳时机,前后10分钟已是天壤之别!-摄影早自习第1067日

© 叶梓 (佳能 EOS 1DX Mark II)

  好,今天我给大家看的这两张照片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想特别隆重的给大家来介绍这个所谓的“Blue Hour(蓝色时刻)”或者叫做“华灯初上”的时刻。

  我们先来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从亮度上来说它们刚好有一个颠倒的关系。第一张照片是先拍的,8:02分,第二张照片是后拍的,是8:12分,正好相差10分钟。当时的日落时间其实是7点半,所以这基本上是日落之后30分钟和40分钟的这么个关系。

  第一张照片里面天空是比墙壁要亮的,第二张照片里墙壁是比天空要亮的。你看看,在这10分钟里,整个亮度关系就完全来了一个大反转,可见在这个“Blue Hour(蓝色时刻)”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它的光线是急剧地在发生变化。此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刻,千万不能开小差,不要去聊天,用心看着什么时候才是你要的那光线效果。

  在这里还有些细节想给大家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第一张的天空不只是亮的问题,而且它的色调比较偏青一点,左下角居然还有几乎是白色的部分,而右上角(也是就离白色光最远的地方)现在是深蓝色;第二张照片里面最亮的地方几乎是深蓝色,最右上角的地方已经接近于黑色了,所以天空在色彩上其实也有一点变化。

  另外这两张照片我都使用了光圈优先模式进行的(半)自动曝光,也就是说第二张照片里的建筑亮度如果用肉眼观看的话其实没有变亮。那为什么第二张照片拍出来建筑变亮了呢?是因为天空变得更黑了,所以相机的测光系统就想把整个场景拍得更亮一点来做补偿,它认为应该拍的更亮一点,它不希望天空变成纯黑色,所以第二张照片里的建筑就比第一张要显得更亮一些了(尽管路灯的亮度从来没有任何的变化)。同时它背后隐藏的意义就是肉眼看上去当时的天空应该比现在看上去要更黑更暗。

  还有第三点,刚刚我们讲到了第一张照片里天空还是有点亮度的,相机就自动采取了一个4050K的白平衡值,拍出来是这样的一个效果,你记住了,这个墙的不是黄色的,它有一点偏橙色,只不过没有真正的橙色那么鲜艳而已;但是第二张照片里因为天空的光已经非常弱了,蓝光在相机里面已经起不到主导地位了,画面中剩下的光基本上都是黄色的,所以相机用了一个很低的白平衡值,因为它希望能校准这种黄色,它用的是3400K,比第一张照片低了600K。这会导致什么?会导致蓝天变得更蓝而黄色部分看上去比刚才的橙色要更偏黄一点。你看,如果天空的颜色和人造光的颜色的亮度值不同,居然也会影响到相机对白平衡的判断,最后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这是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有关相机参数的三个小细节。

  最后再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这张照片的构图。我当时拍这张图的时候其实比较纠结的,因为白天的时候右边黄墙底下其实停着两部汽车,如果按我现在这个构图,两部汽车的车顶是会被拍进来的,好在后来在日落的时候两部车开走了,所以我就终于可以把相机往下偏转一点,把左边的两扇拱门给拍进来,我觉得它们还是应该被拍进来的。

  但是我又没拍地面,这个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不想只拍到一个拱门以及拱门里面的蓝色区域,我还想要拱门上面的蓝色区域。因为这拱门它不是房子的门,不是上面有天花板的,我们看不到天空的,我应该把这个结构给交代清楚——它就是两个房子之间的一个”拱桥“而已。我在天顶上留一块蓝就会让这个场景显得更透气一点,它不像是压抑在一个房子里,而是在户外的那种有爽朗的天空的透气感。所以我舍弃了地面及地面那些斑驳的砖块,而留下了右上角那一块三角形的天空。

  我还有两点是比较纠结的,一个是最左边的那一个窗户,到底在什么角度去拍?它拍到多少?这个是我当时反复尝试的一件事,因为我只要往左走一步,左边的窗户它的面积会更小一些,我如果往右再走一步,窗户的面积就会显得更大,而我往左右走的时候,宣礼塔和拱门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宣礼塔也会偏左或偏右。

  另外,右上角的部分我也纠结了半天,那块墙面说实话是稍微有点无聊的,我很害怕它会被人造光源照得太亮从而导致那一块显得过于突兀,因为它本来质感就不是很强,好在后来天黑以后人造光源并没有把它照得非常的亮,所以基本上它也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那么经过上述考虑以后我最后就采用了现在这么一种构图。

拍夜景最佳时机,前后10分钟已是天壤之别!-摄影早自习第1067日

拍摄的最佳时机:华灯初上

  好,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随着我回到北京,摄影早自习也终于回到了正轨,所以各位又可以开始提问了,你们如果有任何的摄影问题都欢迎在底部向我留言,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7月14日,我们将在北京开设【零基础摄影入门课】,课程主要针对想要系统学习摄影知识,并且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详情可以点击下方蓝色“了解更多”。

  • 零基础从头开始,不用担心跟不上;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即学即练记得更牢;
  • 拍人、拍花、拍风景,都是你会感兴趣的;
  • 有趣又高效,每节课你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 7人迷你班授课,真正做到手把手教学。
拍夜景最佳时机,前后10分钟已是天壤之别!-摄影早自习第1067日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067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