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照本宣科,教学的过程从教材到教学参考资料到考试的流程,只是机械地执行者,教学材料的照搬者,没有自己的深化和理解,长此以往,教学和课程相分离,教师丧失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设者强调从有到优,有课程,但教师在教学中拓展知识,不再照本宣科,体现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本学校的教师,体现了开发者。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中,三观的考察是重点,尤其教育观,出材料题的概率很高,所以在教师观的备考中,不仅要识记下来,更要理解性进行记忆,这样材料题中才能准确的找到行为,并和理论能够对应。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我国长期以来的观念是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从教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要促进学生的学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不再只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启迪者和引导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案例中,只要提到学生有进步,就可以回答这个理论)。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角色是分离的,教师只负责教学,而对于教学的研究都是教育专家的事,但新课改的教师要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要科学育人,所以要以教育家的眼光看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自身进行反思,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而积累经验,形成科学认识。教学研究方法中,最适宜教师采用的方法是教师行动研究。新课改中倡导的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实践+反思。(案例中,只要出现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专研,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的都可以回答这一理论)。

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照本宣科,教学的过程从教材到教学参考资料到考试的流程,只是机械地执行者,教学材料的照搬者,没有自己的深化和理解,长此以往,教学和课程相分离,教师丧失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设者强调从有到优,有课程,但教师在教学中拓展知识,不再照本宣科,体现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本学校的教师,体现了开发者。(案例中,强调教师不再照本宣科,通过自己的思考,创新教学内容的都可以回答这一理论)。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已经不是关起门来搞教育,学校教育要注重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学校要多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现在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所以社区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参加学校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不再仅是专家型教师,还应该是社区型教师。

针对以上的知识点,一起来做题加以巩固吧~

在新课改中,我国实行三级的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和学校,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本学校教师,体现了。

A.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和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教师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设者强调从有到优,有课程,但教师在教学中拓展知识,不再照本宣科,体现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本学校的教师,体现了开发者。所以选择C。

【核心考点】综合素质——教育观——教师观

【难度系数】★

文 ▎泰州中公教育(微信号:tzhou-off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