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南京政府的谈判人员全部住在北京饭店,美国人则住在教会管控的协和医院,而国民党当局则别有用心地将中共代表全部安排在翠明庄下榻。据史料记载,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北平,一共战斗了1年又39 天,直到1947 年2 月21 日,叶剑英带领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最后一批人员和物资离开翠明庄,乘三架飞机离开了北平。

在北京市东城区皇城根遗址公园南段,南河沿大街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即原皇城东安门旧址西南角,有一座近年整修一新、对外营业的宾馆,名为翠明庄宾馆。经过这座宾馆的人都会发现,比起许多现代化酒店,这座宾馆的建筑多了一份古典,多了一份雅致。宾馆主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典型民国建筑风格的三层小楼,中间主楼为三层,两翼配楼为二层;整个建筑用绿琉璃瓦铺顶,两旁的屋脊上还安置着大小不同的垂脊兽、带吻兽。镶嵌在墙上的汉白玉牌匾刻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更是证明着这里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北京地铁1号上的翠明庄:高级宾馆上演秘密戏

直到辛亥革命后,作为天子脚下的内城管控随着清王朝倒台而松懈下来。

据翠明庄周边的老居民讲述,由于东华门的位置紧挨着王府井商区,属于黄金地段,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相中此地,准备建造一座大戏园子,以供戏迷听戏消遣。但是还没来得及动工,便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古都北平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1938 年1 月,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迁到北平,日本的高级官员和商人也随之大量涌入。当时的北京饭店、六国饭店都是欧美各国出资兴建的,京城还没有一座日式的高级宾馆供日本高层人士居住。于是日军抢占了梅先生看上的这块地皮,兴建了一座高级日式旅馆,取名“翠明庄”。“翠明庄”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英文可以雅译为Jade Garden,取“绿宝石庄园”之意。日本占领北平期间,翠明庄曾经接待过无数日本高级将领和官员,比如冈村宁次,每次来北平几乎都是在此下榻。翠明庄也成了日寇制定侵华战略的地方,如针对中共百团大战而发动的“五月大扫荡计划”,就是在此成形。另外,日本著名诗人、鲁迅好友土屋文明先生曾常住于此,并在此完成了《万叶集上野国歌私注》的写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日益凸显,内战一触即发。当时自认为国际警察的美国,最不希望中国再次发生战争而影响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因此在中间极力斡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代表成立了军事调停处执行部。

当时的军调地点选在北平。国民党南京政府的谈判人员全部住在北京饭店,美国人则住在教会管控的协和医院,而国民党当局则别有用心地将中共代表全部安排在翠明庄下榻。

原来,日本投降后的翠明庄地产收归国民党政府所有,为励志社和军统局两个部门所占据,成了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因此,这里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外事接待部门,其实里面的办公人员一个个都是彻头彻尾的特务,且大多是由军统局训练后派来的。军调期间,将中共代表安排在此,就是为了利用这个特殊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监视与控制。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翠明庄里的特务为了刺探情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楼下总服务台的“大堂经理”密切监视着中共代表团每个人的出入,楼上“服务员”打扫房间、取送换洗衣服则非常勤快,恨不得一小时倒一次纸篓,两小时换一次床单。原来特务们是利用每次打扫卫生的机会,把房间里的所有垃圾收集起来,拿回去当作宝贝分析研究,如果可以找到写有只言片语的纸片,对他们来说便是如获至宝,都要作为重要情报加以破译。

对付这些特务,中共代表也是各有高招。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就出主意,让随行人员没事就在纸条上随便写写画画,再随意写上一些电话号码或是人名地址,然后把纸撕成小碎片扔进纸篓里来迷惑敌人。李克农曾开玩笑说, 反正特务也没事做,让他们去玩拼图游戏吧。

如今文物楼的三层,便是当年中共电台的所在地。为了保密,在这里工作的机要人员和报务人员的生活一切自理,这样可以杜绝特务进入三楼。但是国民党特务还是想方设法往里闯,今天说检修门窗,明天说清查家具,后天又说检修电话。实在无计可施,就说是统一换洗床单,让人啼笑皆非。

据史料记载,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北平,一共战斗了1年又39 天,直到1947 年2 月21 日,叶剑英带领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最后一批人员和物资离开翠明庄,乘三架飞机离开了北平。如今,翠明庄已经不再是秘密战的阵地,仅留下老建筑,任后人凭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