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笔记二:禁放鞭炮算不算艰难转型?

回乡笔记二:禁放鞭炮算不算艰难转型?

空气和水。

城市转型,农村也在转型。

还没有回到家,网络上关于农村禁放鞭炮的争论此起彼伏。

官方的意见比较明确,一方面是为了生态环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还有一个方面也试图引导好的风俗,别走奢侈浪费之风气。

回到农村,父母还是买了一些鞭炮,但和往年相比,明显少了许多,说是今年村里下了通知,对燃放鞭炮有所限制,尤其是祭祖上坟不能燃放,以免引发山火。

我不以为然,觉得事可能是好事,但不一定执行得了。

果然,从除夕早上开始,村里的鞭炮声就再也没有停过。尤其是到了晚上,鞭炮声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响亮。父亲不敢打开门窗,因为能从外面闻到一股浓浓的火药气味,也能深深感到空气的浑浊。

整个晚上,我们都难以入睡,因为鞭炮声根本就没有停过。睡眠只能断断续续,过惯了城里的安静之年,不知道这样的热闹是好还是不好。

经过现实的体验,我深深觉得,烟花鞭炮这个东西,真该要好好规范一下了。全面禁止燃放可能不太现实,毕竟文化还在那儿。可行的办法还在于限制与转型,环保鞭炮,或是对于烟花鞭炮生产与销售的管理,才应该是重点所在。

试问一下,线长面广的农村,你能够靠什么办法去禁止老百姓的燃放呢?

每天关注空气污染指数的老婆发现,原来一直以为空气清新的农村并非如此,一样也会存在重度、中度污染。的确令人担忧。

回乡笔记二:禁放鞭炮算不算艰难转型?

担忧的还不只此,水的问题依然是村里人的心病,听说今年自来水厂会动工,困扰多年的问题终将解决。

我只知道,现在的水,不仅不能吃,连洗澡也感觉带泥。

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灰尘,究竟从何而来?怎么就挥之不去。

有一个变化令我不解。就是如今的乡下,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烤火炉,但是炉里烧的已经不是煤,也不是气,而是回到原来的柴火。

我问我的一个亲戚,那么多的柴火从何而来,这比起煤,划算吗?他们笑着说,柴不要钱,都是山上的,只是要出点力,再加点运费罢了。

想想曾经有一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烧煤,山里的柴火,早就被人忘记了。

想来,生态环境之革命,还得从理念开始,无论官方,还是百姓。

回乡笔记二:禁放鞭炮算不算艰难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