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2001年的7月9日,央视10套开播了一档历史评说栏目“百家讲坛”,通过对历史的讲述,以及一些历史悬案的讲解,迅速满足了国人对历史类节目受众需求,以及闲云野史的八卦心态,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开播之后迅速造成万人空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局面,而且于丹、易中天等人也迅速借助百家讲坛,被塑造为国内知性的代表,毒鸡汤灌了一碗又一碗,观众在当时也是甘之如饴,感觉那就是真理。可是根据今年的收视率统计显示,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百家讲坛已经跌出前十,这是为什么,这个雅俗共赏的节目从一个万人空巷,到现在的无人问津。在今年的2月份的时候,关于百家讲坛出现问题的话题在网上传播,而且主创人员也承认这一点,不过主创的结论是因为没有出现过目难忘的主讲人,也就是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主将人员的水平或许不如以前的于丹、易中天等人。当初纪连海在将和珅的时候收视率是0.69%,这个或许观众没有直观的印象,感觉比例很小,可是如果说这个记录在历史讲评节目中的头把交椅,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刘德华等人也在观看,甚至参与讨论,你或许不会这样认为。后面按照主创的逻辑,百家讲坛又请回了一些原来的名人来救场,期望这档节目能够枯木逢春,再发荣光。可以说这个策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初期收视率有所提升。可是后期就直线下滑,特别是于丹的论语心得,观众普遍反映就是在车轱辘话反复说,特鄙视讲庄子的时候,就满篇的说教和鸡汤了。其实百家讲坛走到今天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与国人的文化习性有关。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百家讲坛最为火爆的时候是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那个时候能够火爆其实多种原因,那个时候手机网络还没有发展,自媒体更是无从谈起,即使传统媒体,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竞争对手,可以说百家讲坛在那个时候是一枝独秀。还有就是国人特有的非理性思维。百家讲坛的奇观思路,将人们的非理性发挥的更为充分。但是非理性终归要回归理性,不信请看“正大综艺”,当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还有就是时下说的最多的,认为百家讲坛是伪学术,一帮真正的学者讲着自己并不是很精通的历史,几个出名的主讲人,讲的内容都不是自己熟悉的。遇到真正的学术大家,或者真正的问题,主讲人往往选择回避,或者进行鸡汤灌溉。其实这个也是节目的收视问题,开办之初,百家讲坛请的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而且很多都是诺贝尔获得者,还有霍金这样的大咖。可是节目没有爆火,反而是于丹的鸡汤让节目火爆起来。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现在的萧条,其实也有功利的消解有关,以往的节目往往鼓吹权术、赚钱等,通过这种方式挖掘历史文化,但是讲的多了,也就没有新意。还有就是收视率,小崔,崔永元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百家讲坛的主创万卫也说过 “绝对收视率的数据并不是评判一个电视栏目的唯一标准”。但是为了迎合高收视率,百家讲坛的方向却向着娱乐化发展,本来一档文化传播节目,现在越看越像幸运52,娱乐没有提升收视率,反而丢失了原来的学术氛围。

百家讲坛是怎么从万人空巷走到无人问津

其实百家讲坛的萧条,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他的火爆来源对于历史的奇观解读,但是这个奇观总有一个周期,而且2005年,《实话实说》退出央视一套。2004年,综艺大观这个央视的王牌节目退休,2005年,《电视你我他》被停播,一个服务观众20年的元老级栏目,因为收视不佳,央视也说砍就砍,生命活力不在了,还有其他新的节目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