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记者联系到了张建伟的儿子张仲,他说目前全家都定居在天津,《南阳晚报》刊出这则报道后,在区委组织部工作的同学第一时间告诉他寻战友的消息,他马上就联系了北京的吴伯伯。在老科长的鼓励和影响下,父亲在收集南阳市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的过程中对南阳历史名人范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商圣范蠡》,并在2007年前后加入《南阳五圣》丛书并出版。


南阳晚报报道《40年不见,老战友你还好吗》引关注 战友找到了,却难以再相见

龙腾南阳讯 6月18日,本报一则报道《40年不见,老战友你还好吗》讲述了北京老兵吴惟委托本报帮忙寻找四十年前在北京警卫一师一团的南阳籍老战友张建伟。转业后张建伟回到南阳工作,后两人中断联系。为帮老人圆梦,许多热心读者纷纷帮忙,为老兵寻战友。

如今事情有了进展,原来吴惟老人寻找的张建伟已在去年因病去世。得知北京的老朋友寻找他的消息后,张建伟的家人非常感动。随后他的儿子与吴惟老人做了电话沟通,并告知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在部队的时候,张建伟也就20多岁,文章写得很好,在一团做报道工作,他的稿子还经常在北京的报纸及军报上发表。我俩都来自河南,所以关系处得很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他见上一面,竟是再也没机会了,很遗憾。”从吴惟的话语里能感受到他的悲伤。吴惟老人还告诉记者,几天来,他连续几次接到张建伟同事、亲友打来的电话,跟他讲张建伟的一些情况,他也从这些片段里更多地了解了一些失联后战友的生活情况,以此纪念40多年的战友情。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张建伟的儿子张仲,他说目前全家都定居在天津,《南阳晚报》刊出这则报道后,在区委组织部工作的同学第一时间告诉他寻战友的消息,他马上就联系了北京的吴伯伯。目前,家里还收藏着吴伯伯曾给父亲颁发的奖品上的亲笔题字。

据张仲介绍,父亲转业回到南阳以后,先是在原县级南阳市广播电台做编辑,后来调入卧龙区委宣传部(原县级南阳市委宣传部)做科员,当时父亲的科长是凌解放(二月河)。在老科长的鼓励和影响下,父亲在收集南阳市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的过程中对南阳历史名人范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商圣范蠡》,并在2007年前后加入《南阳五圣》丛书并出版。六年的军旅生涯对父亲的影响非常大,他对子女要求非常严厉,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定出不同的明确的人生目标。父亲就像灯塔一样,始终引导自己,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但这些影响一直都在。

父亲生前还和高丙午(《商圣范蠡》的第三作者)一起合创了范蠡的电视剧本。在创作该剧本期间,父亲消耗了大量精力,从整理材料、查看文献、反复修改剧本,到完本花了十五年时间,也付出了健康的昂贵代价。2000年前后,父亲偶尔有手颤等症状,到2005年,帕金森病症已经非常明显,开始服用美多芭等帕金森药。在身体状况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他仍然惦记着小说和剧本的创作,带病修改了多遍,最后小说终于出版。

2012年,张仲带着父亲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脑部电极植入手术,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又先后到成都八一康复中心、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康复和治疗。但是帕金森病还是发展到了晚期,最后几年都是卧床度过的。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 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