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国强

让民企创业专心投资放心经营安心

“2月11日,我们法库县的80位企业家、40位律师、40位法官齐聚一堂,给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为民企的美好明天披荆斩棘、保驾护航!”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法院院长陈林在法库法院与律协手拉手开展的“法治体检”活动中的开场白单刀直入,却又暖意融融。

“法院与律协共同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全方位、多角度帮助民企解决法律困扰,既防患于未然又有效化解风险,让企业安心生产,一举多得,实在是一个创举!”沈阳市律师协会会长、北京大成(沈阳)律师事务所主任孙长江这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与会企业家们踊跃提问,其中,劳动争议纠纷成为大家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伤,算不算工伤?”沈阳利丰达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问。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的,应划定为工伤。”北京大成(沈阳)律师事务所金融保险业务部主任朱红的回答简洁扼要,却又清晰专业。

“那到底什么是合理时间,什么是合理路线呢?”又一个问题让企业家们疑惑了。

“你的这两个疑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细化了四种情形……另外,具体到个案时,法官会根据单位和员工的时间和地点的举证情况作出具体认定。”在场的法官马上进一步解释。

“单位只给员工上了意外伤害险,但发生伤害了,保险赔偿额达不到法律赔偿标准,单位应怎么赔偿?”“我们临时用工的人员受伤了,应怎么防范风险?”对于这些劳动争议问题,辽宁良友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乐、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律师张蕊分别给予解答,让企业家疑惑全消。

陶瓷是法库县的支柱产业,两个共性的问题在座谈中浮出水面。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们要让法库陶瓷走出国门。可‘走出去’的第一步是要明白所在国的法律,否则我们的陶瓷企业不熟悉规则会吃亏的!”陶瓷界的民企代表急切地说。

“沈阳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律所已陆续开展涉外律师业务,如我们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在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3个办公室。这些涉外律师随时可以提供咨询和诉讼服务,也可以举办专项法律培训。”孙长江说。

“法库的电力供应不稳,今年在生产旺季停电两三次,给各家企业造成不少损失。我们也找过电力公司,但都不了了之,太愁人了,这可怎么办。”第二个共性问题也同样棘手。

辽宁华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勇的回答一点不含糊:“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电老虎’我们得罪不起呀。”几个企业家面面相觑。

“现在是法治社会,电力企业与你们签订的供电合同是双务合同,他服务你付费。没事先通知突然停电并给你公司造成损失,排除不可抗力因素外,电力公司构成违约,需进行赔偿,发生纠纷后若协商不成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这样既可以弥补你们的损失,也可以促进他们提高服务质量。”李勇律师的话斩钉截铁。

随后,李勇律师还向各企业主传授了一些发生停电事故后,如何第一时间固定证据的方法和经验。企业家听后都豁然开朗。

参加会议的奥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凡中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对接会办的太好了,现场提问现场解答,不但接地气还特别讲实效。我们企业今后做大做强更有底气了。”

会议结束,陈林总结说:“这次我们把企业‘请进来’把脉问诊、摸清实情。下次,我们要让法官和律师‘走出去’,对症下药、解决难题!营造让民营企业家创业专心、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的营商环境,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防风险、解纠纷、促发展,我们法库法院责无旁贷。”

编辑 孙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