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清代山水画可谓众彩纷呈,四王、四僧、 新安画派、金陵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 扬州画派、京江画派、海上画派等如八仙过 海,各显其长。在朝画家与在野画家或摹古, 或革新,以不同的风格丰富了清代山水画 坛。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 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 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钱杜、 胡远、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称誉一时。

朱耷、石涛、髡残、弘仁为代表的四僧 都是明朝遗民,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 们借画抒写身世沧桑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 国山川的挚爱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 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 汗性灵。今与众画友陆续敬赏之。

枯槎短荻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枯槎短荻图 清 弘仁 纸本墨笔 纵81.4 X横34.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所绘为弘仁诗友 的书斋。简陋的茅舍和 门外两棵直指苍穹的 枯树坐落在清水潭边, 周围环以高低错落的 岩石。以水波不兴的潭 水表现主人不逐名利 的平淡心境。

山水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山水图 清 汪之瑞 纸本墨笔 纵79 X横5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汪之瑞,生卒年不详,清初画家,休宁(令属安徽)人。初从同邑李永昌学画。工书,擅山水。善用悬肘中锋,渴笔焦墨,多作披麻、荷叶皴,盖为其家乡黄山山石之皴斫也。此图用渴笔、焦墨,画远山疏林、小桥流水,山石有皴无染,画风近黄公望。

苍翠凌天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苍翠凌天图 清 髡残 纸本设色 纵85 X横40.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髡残(1612-1673),常德人。擅长画山水,学师“元四家”,并且变前人之法以适自我之意,作品浑厚苍茫。此图景物茂密,意境深幽,尺幅虽不大,却给人以博大雄浑之感,足见作者功力。

层岩叠壑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层岩叠壑图 清 髡残 纸本设色 纵107 X横4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构图繁复,丘壑多变,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是作者的传世之作。此图运用了苍秀醇厚的笔法, 干笔皴擦,焦墨蓬松的点苔以及披麻、解索等皴法。

云房舞鹤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云房舞鹤图 清 髡残 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90.8 X横26.4厘米 (日)泉屋博古馆藏

相传云房寺曾是仙人出没的地方,此画作于借云关中,时顺治十七年(1661年)八月一日。构图严谨,笔墨沉着浑厚,特别是湿笔皴擦更 添无限幽深。

雨洗山根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雨洗山根图 清 髡残 纸本墨笔 纵103 X横5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的山水画受王蒙影响较 深,亦受明代沈周、文征明、 董其昌等影响,善用秃笔和渴 笔,专长干笔皴擦,景物茂密, 笔墨苍莽,境界奇辟,气韵浑 厚,自成风格。该图笔墨皴点 纵横交错,层次分明,将雨后 的山苍、水静、云白、雾轻表 现得如诗如画。

仙源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仙源图 清 髡残 纸本设色 纵84 X横4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以深远法构图,丘壑众多,山重水复,布景繁密,但无琐碎零落之感。几处虚景,参差错落,变化有致,使景致更显空夷。 作品中多用秃笔,笔法简括,勾勒皴擦皆为数遍完成,使画面更生古拙厚重之趣。

雪室读书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雪室读书图 清 法若真 纸本设色 纵161 X横87厘米 沈阳市博物馆藏

法若真(1613-1696),山东胶州人。工诗,精 书法,擅山水。其画潇 洒拔俗,笔墨浮动,自 成一格。此图描绘的是 人们在冰雪山间生活的 景象。作者以淡墨染 天、染地,烘托雪景,勾 点豪纵,敷染清雅。

春山秀色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春山秀色图 清 高俨 绢本设色 纵174.4 X横150.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俨(1616-1687),广东新会人。多才多艺,尤擅 山水,笔墨苍劲浑厚,晚年益精。此图是作者为朋友 之母祝寿之作。画中落笔沉着,墨色富有层次,画风 浑厚森秀,是高俨的代表作。

水竹茅斋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水竹茅斋图 清 查士标 纸本设色 纵126.3 X横4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查士标(1615-1698),安徽海阳人。擅画山水, 师法倪瓒,后参吴镇,用笔不多,惜墨如金。此 幅画倪瓒风格的水竹茅斋,干笔皴擦,萧疏有 致。画中茅屋两间,一 居地上.一居水中,是 冬夏皆宜的读书之处。

空山结屋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空山结屋图 清 查士标 纸本设色 纵98.7 X横5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空旷山峦,一屋 舍立于其中,二人对坐 而谈。山石以干笔皴 擦,萧疏有致,意境清 幽明净。

云容水影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云容水影图 清 查士标 纸本浅绛 纵143.6 X横72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院藏

此图仿沈周笔意,画山溪之中,两老翁坐船上垂钓,悠然而自 得。画面一片萧疏,情景入妙,显示了一种名士的气质和超逸 的风度。

仿黄公望富春胜览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仿黄公望富春胜览图 清 查士标 纸本墨笔 纵92.5 X横44.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仿黄公望富春胜览图笔 意。笔触清快,用墨精致,墨 彩斑斓,构图虽取富春图,但 画面更多地采用深远法。

江干风雨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江干风雨图 清 樊圻 纸本水墨设色 纵146 X横72匣米 上海博物馆藏

樊圻(1616-?),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精 山水、花卉、人物等, 为“金陵八家”之一。 此图绘江岸山峦层叠, 树木繁茂,江面水波 荡漾,渔舟往来,所写 景物神形俱足,别有 风致。画面布局精巧, 用笔简练准确,设色 明快,尽现江南水景 风光。

松林书屋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松林书屋图 清 龚贤 纸本设色 纵271.2 X横128.3厘米 旅顺市博物馆藏

龚贤(1618-1689),昆山(今属江苏)人,寓金陵(今南京)。工 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重视 写生,用墨层层染渍,浓郁苍润,自创一格,为“金陵八家”之一。 此图以浓重浑朴的墨色画葱郁的 树林和交错累叠的山峦岩石,笔 健墨丰,气象峙嵘。(待续)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二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