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骊山并不高,最高烽也只一千二百多米,你在上面修孤零零一座烽火台,想谁看见?周朝的诸侯大都在华山之东,华山比骊山高一倍,在骊山上修一座烽火台,根本别指望山东的诸侯看得见!如果要通知西方的诸侯,一来西方没有几个诸侯,二来你也甭指望西方的诸侯看得到,因为西方的秦岭更高!

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考究

自古以来的烽火台都是一座接一座,才能够把消息传递出千里之外的,哪里有一座烽火台就想让千里之外的诸侯看得见的?西周王畿千里,千里之内,除了一些附庸之外,是没有诸侯的,事实上,当时离镐京最近的名义诸侯就是西申,平王的母家。西周的君主们难道都如此弱智,以为在一座不高的山上的一座烽火台能够把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诸侯那里?

中国以来的烽火台平均每隔二三十余里就要新修一座,再远就看不清楚了!

所以这就证明了一件事,这个烽火台根本就没有用!现代考古倒是在骊山发现过西周宫殿的遣迹,但把骊山的皮都揭了一层,也没有发现西周所谓烽火台的遗迹

第二,诸侯根本不可能来救!在西周时期,各诸侯的力量都不如周王室,西周王室有常备军四至六万人,而除极少数被周王封为诸侯之首的“元侯”有一定的常备军之外,被封为侯的诸侯,只允许建立卫队,一般的被封为伯子男的诸侯,边建立正式的常备卫队的权利都没有,只有临时征召军队 权力,甚至连率兵的卿士,都要周王来任命!在这样的情况,有几个诸侯有实力去救周王室?而诸侯实力膨胀,是在春秋之后的事,在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只有马首是瞻的份儿,连齐国那样有实力的大国,在相对衰弱的周夷王时期,国君也给周王活煮了!在西周时期,任何征伐,周兵都是绝对的主力,诸侯只能够跑龙套。说诸侯救周王这种故事,至少也得到春秋时期才编得出来!

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考究

第三,诸侯是来不及救!山东地区是大多数诸侯居住的地方,那里离镐京太远了!在十三世纪时,蒙古骑兵一天的最高速度也不过八十公里,在两千七八百年之前,诸侯的兵车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天能够跑三十四公里也就不错了,山东的诸侯要跑多少天才能够到镐京呢?最少也得有十几二十天!远的一两个月也未必能够赶到,这个时期都足以让镐京被烧掉两三次了!说众多诸侯齐聚骊山脚下,这得花多少时间哪?什么在山上点火,一夜之间诸侯齐聚,这些诸侯是坐动车去的?

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考究

第四,按照史记的说法,周幽王肯定是有毛病的,死的地方不对,他怎么会死在骊山脚上呢?他到骊山去干什么,点烽火,照我前面的分析,就会明白点烽火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可能有救兵。在一群如狼似虎的野蛮民族的骑士面前,正常人都应该明白,待在镐京等救兵比出京城要稳妥,或者他真要逃亡,也应该向洛邑才对,怎么会在骊山呢?

这个秘密,竹书纪年和清华简都已经跟我们解说得一清二楚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