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有一个大诗人叫陶渊明,写了一篇不朽名作《桃花源记》,说是有一个渔人在捕鱼的时候,误入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通过桃林尽头的山洞之后,邂逅了一个恬美幽静的村落:肥沃的土地、整齐的房屋,到处桑树翠竹,鸡鸣狗吠。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自得,完全不必理会外面的乱世。渔人受邀住了几天准备回去,虽然口头答应村民不对外透露消息,却在归途中一路做足记号。一回到家,渔人就给报告官府了,结果官府派人去寻,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条带有标记的路了。世外桃源,哪那么好寻?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这个神秘的故事杜撰出了一个让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谁知唐代诗人张旭对此尤为上心,但凡遇到什么“桃花山”、“桃花洞”、“桃源县”……,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非得前去探个究竟不可。今天要聊的这首诗就是张旭的一次桃花探源经历,此程前行《桃花溪》,全诗如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诗题名为《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内,水源出自桃花山,北入沅江。作为“世外桃源”的狂热追寻者张旭,当他听到这个地名的时候,立刻眼放金光、浮想联翩了:这条小溪会不会就是通向陶老笔下的“世外桃源”呢?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隐隐飞桥隔野烟”

说走就走!张旭向来是个行动派,立刻起身前行,一路幻想着自己也能这么走着走着,就误入桃花源,这么一想心里特别美。

越靠近桃花溪,景色越静谧,转弯就邂逅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了。这必定就是“桃花溪”了,张旭停下脚步凝望:只见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在溪流的远处,横跨着一座凌空架设的古桥,隔着四野的烟雾,隐约可见,似有似无,如此幽深、神秘!

“隐隐”,这里是隐约的意思。

“飞桥”,指凌空架设的桥梁。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石矶西畔问渔船”

张旭正想上前两步,好好打量一番古桥,低头又有了新的线索发现:

只见溪中不远处有一块大岩石,岩石的旁边还停泊着一艘空荡荡的渔船。张旭四下张望,渔夫不见踪影,没辙,只能相询渔船了!

“石矶”,水中凸出来的岩石。

“畔”,旁边。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桃花尽日随流水”

此刻,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溪两岸缤纷的桃花瓣,整日悠悠然然地飘下来,落在溪水上,在流水的带领下渐渐飘向了远方。

“尽日”,整天、整日。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洞在清溪何处边”

岸边的张旭看得出神,他多么渴望随流水奔赴远方,去寻觅传说中通往桃花源的洞口啊!可桃花源的入口到底在清澈溪流的哪一边呢?张旭问渔船,奈何渔船一言不发,只留下干着急的张旭在溪岸摇头跺脚。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桃花溪》︱陶渊明编撰了个“世外桃源”,结果还真有人去苦寻!

自从陶渊明创造出了这个神秘美丽的世外桃源之后,一直以来都成为世人,特别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也难怪张旭如此痴情桃花源,苦苦追寻。真还是假?坚持还是放弃?其实张旭心里很清楚,他的探寻之路,只不过是在圆自己的美好梦想罢了!偶尔做做白日梦,不也是一件美事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