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绝不简单的朝鲜团体操。昨晚在平壤“五一”体育馆上演的这台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则是朝鲜为习近平总书记此访专门精心创作的。

文/罗代姣

昨晚的平壤,灯光璀璨,焰火绚烂。

“五一”体育场内,座无虚席。

平壤当地时间晚9时40分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陪同下,来到体育场主席台。十余万观众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欢迎中国贵宾的到来。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据悉,这台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是朝鲜为习近平此访专门精心创作的。整场演出气势恢宏,震撼感人。背景曼妙变幻,表演精彩纷呈,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即使没有观赏过现场,只是看图片和视频的我们,也会被气势如虹、整齐划一的朝鲜大型团体操所震撼。朝鲜团体操凭借独特魅力,已经成为了朝鲜的一张“文化名片”,展示着朝鲜的发展现状,记录着朝鲜几十年来的风雨沧桑,寄托着朝鲜人民的热切盼望。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团体操不仅仅是体操

团体操从来都不只是体操表演。严格来说,其真正的名称是“大型团体操和艺术表演”。朝鲜专家对团体操有权威精准的定义,团体操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一,体操;二,背景台;三,音乐。”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在朝鲜官方观光网站上,对团体操的这段生动描述,也符合朝鲜专家给出的定义:

“朝鲜团体操呈现出这样一派景象:像齿轮一样互相衔接起来的体操方队,千变万化而神奇的看台背景,有魄力而轻快的音乐,每个节目展现出优雅而熟练的体育技巧动作,令观众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在三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整场演出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轮滑、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利用声、光、电的变化,呈现出史诗般的画卷和整体的恢弘意境。

而由近两万名儿童演员组成的背景台,就是朝鲜团体操“经典永流传”的部分,也是朝鲜团体操独树一帜的风景。演员们人手一本厚厚的近两百页的纸板书,听随口令的指挥和音乐的变化而动。上万人简单重复的翻书动作,合在一起,呈现出来的是整齐划一,流畅自然的背景变幻。大型背景时而是三千里江山壮阔,时而是领导人画像,时而是巨幅标语,时而是现代城市建设图景,配合着前方演员的表演。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朝鲜选择了团体操

团体操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捷克的“雄鹰运动”被认为是现代团体操的鼻祖。苏联,民主德国,中国都有演练团体操的历史。在当代中国,在全运会或其他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还可以见到团体操表演。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规模的团体操表演已经比较少见了,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团体操水平最高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朝鲜。

朝鲜的团体操自成一派,起源于“花体操”。“花体操”是1930年代,金日成带领的反日革命斗争初期时创作的作品。1961年9月19日,为了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朝鲜举办了首次大型团体操表演《劳动党时代》,演出数千场次,开启了朝鲜团体操发展的新篇章。在1971年,朝鲜成立了团体操专门训练机构,由体操、美术、音乐等各领域专家组成。这一时期,朝鲜诞生了《革命的时代》《跟着劳动党的旗帜》《跟着伟大的主体旗帜》等团体操作品。1983年,朝鲜成立了一所团体操训练学校,一批批在那里学习团体操的孩子们代表着世界团体操的最高水平。

朝鲜领导人对团体操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1987年4月,金正日与团体操专家团队会面,他在演讲中阐述了发展团体操背后的原因—— 金正日认为,发展群众性团体操对培养儿童成为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人民至关重要。他说,“一个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具备革命意识形态,多领域知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健康强壮的体魄。 这些共产主义者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可以从团体操中获得。”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由此可见,团体操在朝鲜,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发展团体操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们的体质,还要锻炼人们的意志,让孩子们从小就领会到融入集体的意义。金正日的此次演讲成为了团体操制作团队最重要的指导方针。

团体操不是个人的表演,所有表演者是一个同步的整体。团体操的排演将人们凝聚在一起,每一个参与者都对成为集体的一员无比自豪,每一个观众都被众志成城的气势感染,团体操的整齐划一也显示了朝鲜社会的高度团结一致。

绝不简单的朝鲜团体操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朝鲜,团体操已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对无数朝鲜孩子来说,能站在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五一体育场里,为最高领导人和尊贵的外宾表演团体操,是他们的梦想。

2003年,BBC曾经把镜头对准了两名生活在平壤的小姑娘,在那部纪录片中,13岁的朴贤顺和11岁的金成妍入选了当年大型团体操的球操表演队,她们每天在前文提到的团体操专门学校里认真学习和训练。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在纪录片的开始,一群身穿校服的女孩子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站在操场上,丝毫不受平壤二月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影响,伴着老师喊出的节拍训练。跳起,劈叉,连续侧空翻,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她们精神饱满,动作精准有力。老师大声提醒孩子们,“面带笑容会让你们看上去更好”。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英国摄制组可能会被朝鲜孩子们的努力所震撼和感动,但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这些孩子们如何通过难以想象的坚持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恐怕未必能够理解,对于朝鲜的孩子们以及朝鲜这个国家而言,这种努力意味着什么。

对于朝鲜,这样一个常年被西方世界刻意孤立的国家而言,整齐划一的团体操,是自信,也是呐喊,是精神的凝聚,也是面对敌意时的坚定抗争——这些复杂的情绪,对于不了解近现代以来,整个东北亚复杂历史,对于这个地区的苦难无法感同身受的人和国家来说,是有着不低的理解门槛的。

相比而言,2000年10月23日访问朝鲜的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可能要比BBC的导演们更知道团体操所能传递出的特殊含义。作为当时美国访朝的最高级别官员,奥尔布赖特抵达朝鲜的当晚,就在金正日的陪同下观看了10万人的团体操表演,她仍然是迄今为止访朝观看了大型团体操表演的美国政要唯一一人。

无论奥尔布赖特是否能够理解朝鲜团体操背后所蕴含的情怀与深意,但在当时朝美关系转暖的大背景下,她至少能够感受到朝鲜的善意。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朝鲜团体操 只待诉知音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朝鲜的团体操,是艺术,可以在这个星球上通行无阻;朝鲜的团体操,是信号,能让外界的好奇心从中一窥朝鲜内心的冷暖亲疏。

但从根本上说,朝鲜的团体操,是梦想,只待诉知音。

中朝两国关系是鲜血凝成的友谊,休戚与共,历久弥新。单就团体操而言,中朝两国也可以说是最好的“知音”。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2005年10月29日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金正日的陪同下观看了大型团体操和艺术表演———《阿里郎》。朝鲜方面特别对整场演出的序幕和终场进行了重新编排,融合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并在背景台的字幕、图片及造型中突出了对中朝友好合作关系的热情赞颂。

昨晚在平壤“五一”体育馆上演的这台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则是朝鲜为习近平总书记此访专门精心创作的。现场出现了很多反映两国友谊的中文标语,如“真正信赖的同志关系,在任何风雨中毫不动摇地牢不可破的友好关系”等。在“牢不可破的友谊”一章中,现场还上演了朝鲜三大乐团的中文歌曲大联唱,如《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从演出的策划和节目安排上,都体现了朝鲜对习近平此访的用心和重视。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线上来看,自1946年以来,朝鲜共举办了120多场大型团体操。从由10万名表演者共同演出的《阿里郎》,2007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成为外国游客在朝必看节目;到随着经济发展,团体操不断丰富,在大型团体操《辉煌的祖国》中,首次引进了立体投影和无人机编队飞行技术;再到昨晚的精心创作——朝鲜大型团体操发展史上,首次出现了朝鲜三大乐团同台献艺,兼容并包的艺术发展新形式,是一种融合与创新,朝鲜的团体操不断地融合、进化。

首次同台献艺的朝鲜三大乐团有多牛?

但这可不仅仅是朝鲜团体操的发展史。

昨天,在锦绣山迎宾馆,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谈中,金正恩委员长说“朝方愿多学习中国经验做法,积极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这一句话意味深长,或者也从另一个侧面为朝鲜的这张文化名片不断发展演进,写下了注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