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便携式音箱,到扫地机器人,一定的技术门槛是姜新桥做产品研发的选择。原有扫地机器人产品使用的通用集成电路具有芯片体积大、运算能力慢的缺点,姜新桥与团队便从扫地机器人的"大脑"——集成电路寻求突破,研发专用集成电路,通过定位与导航实现路径规划,研发"运动控制机器人"。

在30平方米左右的屋内,大小不一的木块模拟客厅家具布局摆放在地,一台扫地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其中,在旁的研发人员仔细观测着机器人的运行情况。

这里,是姜新桥创立的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微半导体")的研发点。

上月出炉的"创新中国·2018硬科技新锐企业"榜单中,一微半导体跻身其中。其研发的全球首款运动控制机器人专用集成电路,曾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企业创新工程奖,目前已大规模稳定量产。

而在创立一微半导体之前,姜新桥就曾成功开发多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培育市场从空白至爆发。其中,MP3、儿童故事机、BOOMBOX、车载播放器、智能玩具5个案例出货量达到1亿片以上。

"珠海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早,具备人才培育的土壤。"姜新桥说,"这些年,我也在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实现个人成长。"

一微半导体创始人:她为MP3摘掉耳机,让扫地机器人长"眼睛"

一微半导体技术人员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

从无到有,"摘掉"MP3耳机,开创便携式音箱产品

自1998年毕业进入珠海集成电路企业从事销售工作至今,姜新桥已扎根集成电路行业20年,跟随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从培育期到爆发式成长的阶段。

2006年,从事一线销售工作多年的姜新桥转型成为产品经理,开始着手新产品研发。"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音频产品,在MP3出现后成为爆发点。"姜新桥思考着下一代音频产品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不把MP3的耳机去掉,做便携式音箱呢?"

在当时,便携式音箱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概念,没有产品和市场参照物,姜新桥的点子并不被销售部门看好。而研发出的初代概念产品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刚开始因为功耗太高,产品只能播放10分钟,而且音箱放大了耳机听不出来的杂音,导致音质非常差。"

销售压力、技术难题,接踵而来的困难并没有让姜新桥选择放弃,她坚信便携式音箱有着潜在的市场需求。"产品和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多数人会选择现有市场的产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但对于我而言,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可能性才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音质不好,姜新桥便联系喇叭厂制作适合音箱的单声道超薄喇叭;音效不好,她找到国外厂家,在音箱集成电路中添加环绕立体音效;销售不行,她凭借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寻找客户,架设新的销售渠道。

最终,姜新桥从无到有,打造出便携式音箱的产品品类,成为如今智能音箱、蓝牙音箱、wifi音箱、扩音器、儿童故事机等多种产品的"鼻祖"。

从销售人员转型产品经理的职业转折点,也成为她后来创业的关键。"产品经理既要有对产品的敏感度,又要懂得对接市场和技术,同时还要管理好研发团队,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大量的产品设计和团队管理经验。" 姜新桥笑说,"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可能都不敢创业。"

一微半导体创始人:她为MP3摘掉耳机,让扫地机器人长"眼睛"

一微半导体产品

机缘巧合,圆梦机器人制造,创业一微半导体

2014年,姜新桥辞职创业,与团队成立了一微半导体。在她看来,选择机器人领域进行创业是"机缘巧合"。

当时参加一个国外展会,展会现场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引起了我的兴趣,就买了一台。"然而,姜新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扫地机器人存在着随机乱转、找不到充电桩、性能一般等问题,非常不智能。拆解后,她又发现机器人内部电路十分复杂,产品成本非常高。

在集成电路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让姜新桥认定机器人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年轻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做机器人的梦。"她决心制造出更高集成度、更智能、能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扫地机器人集成电路和产品解决方案。

说做就做。原有扫地机器人产品使用的通用集成电路具有芯片体积大、运算能力慢的缺点,姜新桥与团队便从扫地机器人的"大脑"——集成电路寻求突破,研发专用集成电路,通过定位与导航实现路径规划,研发"运动控制机器人"。

投入3000万、耗时3年,第一版清洁机器人运动控制的SLAM机器人芯片产品终于研发成功(SLAM,即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缩写,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

在这款产品中,姜新桥和她的团队将掌握的核心算法硬件化,内置导航引擎。与通用集成电路相比,研发的专用集成电路体积大幅缩小,运算速度为通用集成电路的8倍,但CPU能耗仅为通用集成电路的1/20,其内置导航引擎的算力更可达通用集成电路产品的10倍以上。

过硬的团队实力,让这一版"处女作"专用集成电路顺利通过封装测试,直接投入量产,一微半导体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运动控制机器人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者。

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的专用集成电路,大幅降低了扫地机器人行业门槛,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开始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在专用集成电路研发成功后,姜新桥和她的团队又为集成电路下游的企业开发了配套的专用算法和服务方案。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一微半导体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惯性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芯片和算法的高科技企业。去年,一微半导体的扫地机器人芯片及解决方案已经稳定量产出货超两百万台,合作品牌60多个,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姜新桥达到了研发初衷。

一微半导体创始人:她为MP3摘掉耳机,让扫地机器人长"眼睛"

姜新桥(左)在与同事进行技术交流

技术攻关,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助机器人走进全球家庭

有别于珠海传统集成电路企业从事的消费类集成电路研发,姜新桥将一微半导体定位为门槛更高的家用、商用及工业类集成电路研发。从便携式音箱,到扫地机器人,一定的技术门槛是姜新桥做产品研发的选择。

她有更长远的考量:"门槛对我们是挑战也是保护,虽然开始艰难,但研发成功后,不易被复制或者超越。"

与高难度技术创新相结合,姜新桥很早就在知识产权方面布下了防护网。"对立足于全球竞争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专利布局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也是吸引合作的优势,同时保护企业独立性,避免受制于人。"

目前,一微半导体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近500项,授权超200项,知识产权总量位列全球清洁机器人企业第三,知识产权利好凸显。

步入2019年,一微半导体进入了高速成长期。

今年4月,第一次参展广交会的一微半导体,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采购商与合作客户,获得意向订单1032万元。其中,来自德国的采购商弗朗茨·穆勒自2017年起就一直采用一微半导体的扫地机器人专用集成电路和方案。

"此前一微量产出货的陀螺仪惯性导航方案,其集成电路和方案在室内复杂场景应用中,表现非常稳定。"弗朗茨·穆勒非常认可一微半导体的产品。"一微新推出的激光雷达导航方案和视觉导航方案让我很期待。"

激光雷达导航方案和视觉导航方案是姜新桥及其团队研发的最新成果。姜新桥介绍,这两项新方案可大幅提升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率和覆盖率,快速实现复杂场景的构建地图和定位,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同时,方案的高集成度还将提升产品性价比。

一微半导体创始人:她为MP3摘掉耳机,让扫地机器人长"眼睛"

一微半导体的部分专利证书

今年,姜新桥打算增加3000万的研发投入,将清洁机器人技术做纵做深,重点研发最基本的平台性技术,赋能传统电子产品,如擦窗机、洗地机、银行机器人、商用机器人、未来高端智能玩具等运动控制机器人,都是未来的研发方向。

姜新桥举了个例子:"最近,大疆创新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发布的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而我们研发的视觉导航方案可以让这类机器人具备定位与导航功能,甚至实现自动驾驶。"

一微半导体的这个研发方向,也与姜新桥心中更远大的愿景相契合。"希望一微未来能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核心技术供应商,帮助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提升机器人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让机器人产品能够真正地走进全球亿万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