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记忆的呢。今天我们看甲骨文,可能会觉着那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字。

华夏早期没有文字以前的历史是如何被流传的?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我们的文字,最早的不过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满打满算不过三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记忆的呢?又是如何被流传下来的呢?

的确,甲骨文主要是在商朝的都城遗址殷墟发现的,那么在商朝之前的历史人物,其名字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呢?比如司马迁就曾经在《史记》之中记载了商朝建立之前,商汤之上历代商族首领的名字。司马迁还记载了夏朝从夏禹到夏桀的完整世系。

华夏早期没有文字以前的历史是如何被流传的?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文字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文字的产生也不例外。今天我们看甲骨文,可能会觉着那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字。但这是和今天成熟的汉字来比较,甲骨文显得原始。但实际上,甲骨文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了。从道理上说,在甲骨文之前,应该就已经有了文字。所以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认为,夏代就已经有了文字。只不过,我们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早于甲骨文的文字。当然,没有发现并不等于就没有。

华夏早期没有文字以前的历史是如何被流传的?

而且,甲骨文是刻在动物的骨骼和乌龟的腹甲上的,这是出于占卜的原因而刻上去的。可以想知,在商代肯定会有其他的文字承载材料。也就是说,在当时,人们未必只有在甲骨上刻字这一种记录方式。当时可能会写在木板上,写在绢帛上,写在其他的材料上。只不过甲骨是最为坚硬的,所以保留到了今天,其他的东西都无法保存而最终化为了历史的烟尘。《尚书》之中就称殷商的先人“有典有册”,典和册都是象形字,可见在商朝肯定还有写在简牍上的文字。这些都是无法保存的。但在当时,人们可能就是靠这些东西来记录了自己先人的历史。

华夏早期没有文字以前的历史是如何被流传的?

殷墟全景

再有,早期的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并不完全靠文字的记录,在很大程度上,早期的先民更多是靠口耳相传来记录历史。今天的人们由于信息量巨大,我们的背诵能力是下降了的。但对于古人,能背下整本书的人所在多有。到今天,我们也有人能把圆周率背诵到数百位。在甲骨文之前的历史,有很多就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被保留下来。等到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再把他们记录下来。不仅是在中原地区,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往往能够背诵许多远古先民的史诗。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类似《荷马史诗》这样的史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