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军正在收获大蒜

5月29日12时,家住内黄县六村乡杨桑村的杨广军走进了河南广播电台绿色频道《农博士服务热线》直播室。“近日,有很多椒农打来热线电话,反映今年的辣椒苗不好管理,病虫害严重,那么到底该如何管理呢?今天,省农业厅12316‘三农’热线专家服务团专家杨广军来给椒农朋友支招儿……” 这是杨广军第五次走进直播室,为全省的椒农讲解辣椒种植技术。

5月31日17时许,在内黄县六村乡杨桑村的辣椒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看辣椒长势的杨广军。杨广军46岁,瘦高的个子,背微驼,头发有点花白,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眼睛炯炯有神。

即使吃不上饭也要学技术

“我的知识和技术是靠自学和自己摸索出来的。”杨广军笑着说。初中毕业后,他在内黄县农广校学习了3年作物栽培专业。之所以选择学习农业,是因为杨广军的父亲。“我父亲种地技术不好,当时家庭收入主要靠地里的收入,地里的收入不好,家庭就比较贫困。”杨广军说。

回家务农后,杨广军的种植技术让村民眼前一亮。杨广军种植的棉花田成为村民争相学习的地方。当时,杨广军为了找到优质的棉花种子,通过专业杂志不停地寻找目标,并专门找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终于得到了心仪的棉花种子,成为村民眼中的“种田能人”。

当时,杨广军家比较贫困,有段时间粮食不够吃,要靠亲戚救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杨广军还是订阅了一些报纸和杂志学习农业技术。“订报纸的钱是我晚上抓土鳖换来的。”杨广军说,“晚饭后,我带着铁锹、诱饵走进村子附近的树林里抓土鳖。土鳖是一种中药,可以卖钱。”杨广军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妻子的强烈不满。但杨广军没有退缩,他告诉妻子:“即使吃不上饭也要学技术,将来没有技术,根本就吃不好饭!”

长年累月的学习和摸索,让杨广军成了一名“土专家”。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杨广军在辣椒田里发现了变异株,并成功选育出“高辣新一代”“椒丰一号”等辣椒品种。杨广军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40多篇,发表论文5篇。

推广技术让大家都吃好饭

杨广军成了“土专家”,地里的收益越来越好。他还流转了其他村民的50亩地,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请杨广军去指导辣椒种植等。2011年,杨广军荣获“河南省青年科技领军人物”称号。2016年,杨广军被聘为省农业厅12316“三农”热线专家服务团专家。2017年,杨广军获得“最受农民欢迎十佳专家”称号。2018年,杨广军被聘为内黄县就业培训中心“就业培训讲师团”农业专家讲师。

2017年秋天的夜晚,杨广军走进内黄县不少贫困村,为村民讲解辣椒种植技术和蒜椒套种模式。今年春天,他走遍了内黄县18个乡镇和街道,讲解辣椒种植技术和蒜椒套种模式。“能将种植技术推广开来,我非常有成就感。”杨广军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杨广军两次接听了农民朋友打来的咨询电话。“我被聘为省农业厅12316‘三农’热线专家服务团专家后,需要保持电话畅通,为农民朋友解答技术问题。刚才两个农民朋友打来电话,一个是询问辣椒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一个是询问豆角种植的一些问题,我都一一进行了答复。”杨广军接完咨询电话后说,“我的种植技术提高后,家里慢慢富裕起来。我想推广这些技术,让农民朋友都吃上饭、吃好饭。”(记者 任贵伟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