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见,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是“以身殉文化说”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继而,陈寅恪先生指出: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和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异曲同工,因此王国维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

梁启超称他是:“学界重镇。”

鲁迅说他:“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伯希和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垣)先生两人。”

陈寅恪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其学问博大精深,先后从事研究哲学、文学、中国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还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语言文字学领域多有建树。

但是,就这样一个国学大师,却在学术盛年的五十岁(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自沉于颐和园内的昆明湖,结束了自己灿烂的一生。

关于王国维的死,据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可知,王国维的死,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十分平静,一种视死如归的平静。

陈寅恪为什么会感慨王国维先生不得不死?

王国维

王国维之死,传言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郭沫若谓王之死:被罗振玉逼债而惨死。他认为:“王先生将清华月薪三百元还不够付罗的息钱。”

实际上,该“说法”纯属捕风捉影。我们可以假设按照当时每月每元三分高利贷计算,三百元息可借一万元,王国维要做什么事而使用到这笔巨款呢?虽然罗振玉与王氏晚年决裂,但正如叶嘉莹教授所说是出于误会。

罗振玉怎么会逼死王王国维呢?要知道,罗对王一向很尊重,不论在文字上和与人言谈之中都如此,王对罗亦复如是,两人的友谊互相辉映。

王国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州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乃誉攻书画、篆刻、诗古文辞,博涉多才,著有游目录八卷,古钱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题画诗、画粕等数卷。四岁时,王国维母亲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蕴玉跟着叔祖母生活,而他的读书生活,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誉的影响。七岁起,他先后入邻塾从师潘紫贵(绶昌)及陈寿田先生就读,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并在父亲王乃誉的指导下博览群书。1892年7月,十六岁的王国维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被誉为“海宁四才子”。尽管背着才子之名,王国维却两次乡试均不中。当然,这和他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应试上,而是对史学、校勘、考据之学及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忙于博览群书有关。

1894年甲午战争后,数以万计的西方文化科学输入中国,王国维接触到新文化与新思想,对新学十分感兴趣。尽管因家贫而不能没有资金外出游学,但是他仍关心时事,研读外洋政书和《盛世危言》、《时务报》、《格致汇编》等。

1898年,王国维受一同乡邀请,前往上海《时务报》报社工作,偶然进到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据说当年罗振玉到学生宿舍检查时,无意中发现王国维写的《咏史》诗,对其中的“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二句十分赞赏,于是与王国维结交,两人开始长达三十年的友谊。

由于罗振玉十分赏识王国维的才学,在经济上对家庭并不富裕的王国维十分慷慨,于1901年资助他赴日留学,归国后任职清政府学部,期间完成了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这是他学习西洋美学思想后,以新视野对中国旧文学作出的评论,影响了整个中国文艺界;1911年,又携他流亡日本,垫上了其间的大部分开支。除经济“援助”外,还有其它如办学研究等,罗振玉都邀请王国维,像他的敦煌学、甲骨学研究都是在罗的引导下才进入的;再如伯希和将其在敦煌掠夺的文物残卷运到北京时,他只告诉罗振玉,罗假如不把王国维带去看这些残卷,王如何进行敦煌学的研究呢?可见,二人的关系不同一般,后来罗振玉还将三女罗曼华嫁王国维长子王潜明呢。很难让人相信,罗振玉会为了一点债务去逼迫王国维自杀。即使有人一步造谣:《殷虚书契考释》是罗振玉剽窃王国维,而署其名发表的。连鲁迅、郭沫若也持此种观点。直到1951年,陈梦家找到了罗振玉的手稿才揭开真相。此次,又由“抄袭事件”联想到王国维的自沉,将王的自沉归咎于罗振玉。说句实在话,迫害一代国学大师,恐怕罗振玉还是难以做到的。

那么,人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罗振玉呢?主要还是因为罗振玉除了学者身份,还有商人的头衔,还与日本军阀、浪人以及黑龙会勾结,谋图帮助溥仪复辟,汉奸无疑了。

陈寅恪为什么会感慨王国维先生不得不死?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再来看一下王国维在清华大学任国学院导师的收入,据说月薪五百银元,且还有额外不菲的稿费收入,如桐乡徐青原请王国维为自己撰写一篇印谱序,开价二百银元。要知道,当时北京的物价也不算高,大米每石仅两三块银元,按此计算,王国维也算得上中产阶级的了。按照这种经济收入,还是可以应付罗振玉的债务的,不至于被他逼到自杀的境地。其实,当时王国维家里还雇有男、女佣人各一名,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哪来的钱雇佣人?

可见,罗振玉逼债(迫)而导致王国维的自沉,证据都是不充分的,是不可信的。到如今,该观点更是已渐为世人所抛弃。

由于王国维自沉时,留下遗书一封,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致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能谨慎勤俭,亦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遗书封面有“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等字样。

于是,很多学者专家提出了“殉清说”、“殉独立自由之意志说”、“以身殉学术说”、“以身殉文化说”等。

对于王国维的去世,我们来看一下同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反应。

对于王国维自沉之因,一开始时陈寅恪在挽诗中写道:“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这里陈寅恪把王国维比喻成屈原,即确定王国维是殉清而自沉的。

不过,陈、王二人常常晤谈切磋,即在王自杀前的一二十天中,据《吴宓日记》载,五月十二日“王静庵先生偕陈寅恪来”,五月二十六日“上午访寅恪,晤静庵先生”,可见王与陈、吴二氏的关系不一般。

陈寅恪为什么会感慨王国维先生不得不死?

于是,经过全面考虑,将以上这些说法概括升华后,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里写道:“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因而有是非论者,又何足怪耶!”

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里,陈寅恪干脆直接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思想,一姓之兴亡。”着重从王国维一生追求真理的学术良心出发,认为王是为维护与发扬中国数千年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自沉,人亡而精神不死。

对于王国维遗信里“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陈寅恪认为:“凡一种文化价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序愈宏,则其所爱之苦痛亦愈甚。”继而,陈寅恪先生指出: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和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异曲同工,因此王国维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同时,他还感慨:近数十年来,自道光开始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因为外族侵迫的原因,导致剧烈的变迁;因而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今日乃是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因而王国维这样为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必然会与之共命而同尽,王国维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可见,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是“以身殉文化说”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1980年,加拿大女学者叶嘉莹提出和“殉文化说”相似的“总崩溃说”。叶嘉莹认为,王国维之死,“实在是当时自以为已经来临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总崩溃”。两说无大差别或可将“总崩溃说”视为“殉文化说”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实际上,王国维的死很复杂。不仅有外因还有内因,既有远虑也有近忧,既有时代文化的因素也有他个人性格的因素……将这些综合考虑,基本可以知道王国维自沉之因了。

1926年,王国维长子王谮明不幸病逝。同年,因抚恤金及婆媳“误会”(王国维语),与好友兼亲家罗振玉闹翻。

而王国维天性忧郁。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里,他说:(自己)“体质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定从事于哲学。”他一生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影响:人生即欲望和痛苦。1925年,王国维受聘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据说经过很有意思。当时,清华国学院的主任吴宓带着曹云祥亲自写的聘书去请王国维。在登门之前,他对王国维这位晚清遗老的习性、思想作过一番研究。到了王国维住所后,吴宓二话没说,“扑通”一下子趴在地下,先行三叩首大礼,然后起身落座,再慢慢说起聘请之事。这一举动让王国维深受感动,当场答应。吴宓后来在日记写道:“王先生事后语人,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

晚年的丧子之痛,让原本就极度敏感与内向的王国维更加无奈。他憎恶享乐、拜金,厌弃恶浊之世,欲摆脱名利束缚,追求精神之自由,无奈生活之痛苦无法解脱……各种因素累积叠加,终于击垮了王国维的精神世界。

陈寅恪为什么会感慨王国维先生不得不死?

陈寅恪故居

曾为王国维写过两句诗:“一死从容殉大伦,千秋怅望悲遗志。”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晚年的他准备归隐田园,避居广州。王国维自沉,陈寅恪自隐,却殊途同归,均在为传统文化殉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