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打开淘宝,在搜索框输入“HIV试纸”,点击销量最高的页面,你会发现这里藏着现实世界最真实、最残酷的“众生相”——在一次高危行为过后,他们带着慌张和焦虑,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艾滋病的感染方式和途径其实有很多原因,除HIV职业暴露者外,还有例如早期中原地区采血操作不当的卖血者、中国西南部边缘毒品运输通道受害者、没有接受任何性教育的青少年等等。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在知乎上曾经有过一个提问“你是怎样患上艾滋病的?”一个匿名用户的答案引起大众的注意:“我是警察,在给吸毒人员采血时候不慎扎手”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一位HIV职业暴露者的回答

“那你愿意与HIV病毒携带者坐下来吃一顿饭吗?”当「艾滋病」这个标签被抛出来时,很多人沉默了,表现出犹豫、不安甚至恐惧。

3年前,一支外国团队曾举办了一个“艾滋病幸存者展览”,这群艾滋病幸存者的面貌与普通人无异,他们站在镜头前,与歧视及不该有的污名抗争。

3D实景漫游

感受镜头下艾滋病人的真实生活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01

月销20000的HIV试纸,

无数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你这试纸准吗?要是检测出阳性,我就不活了”。

在一家月销量过2万的HIV试纸淘宝店中,客服每天都能收到上百条这样的咨询。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客服不仅要解释试纸检测的准确性,必要时会疏导买家情绪。

如果打开淘宝,在搜索框输入“HIV试纸”,点击销量最高的页面,你会发现这里藏着现实世界最真实、最残酷的“众生相”——在一次高危行为过后,他们带着慌张和焦虑,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一家售卖HIV试纸的淘宝店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除了医院外最真实的忏悔声音,还有“感谢老天不杀之恩”“一定好好做人”等劫后重生的祷告,“阴性”是他们这辈子听过的最美好的词语。

在累计2万+条买家评价中,每一条背后都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买家秀”。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象征阴性或阳性那道HIV检测线,仿佛是生死两端

然而,没有留言的那些买家,不知是否能得到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答案。一次高危行为后,HIV感染率要么是0,要么是1。

在一个名为“HIV”的贴吧里,这个社区的人大多数没那么“走运”了。在用试纸测出为“两条红杠”或领到医院确诊单后,他们不敢告知身旁的亲友与伴侣,每天活在恐惧与崩溃的挣扎边缘。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如今HIV贴吧已达10万用户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一位HIV感染者分享经历

在HIV病毒面前,每个人都弱小如蝼蚁。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如果你是一名HIV感染者,你的人生就等于被提前被上帝判了“死刑”。

这种恐惧不仅来源于死亡本身,染上了HIV,意味着你要被亲友和社会冷眼、歧视甚至抛弃。

02

“你是如何染上艾滋的?”

“如果一名HIV感染者在我旁边打了个喷嚏,我会不会也感染上艾滋病毒?”、 “前几天和一名艾滋病人进餐,回来后出现了腹泻、红疹的情况,我有没有被感染上的可能” ......

在网上搜索“HIV在线咨询”,你会发现将近上百条类似这样的“恐艾”提问,人们依旧谈“艾”色变。

自1981年世界发现第一个艾滋病例开始,艾滋病毒早已和“性病”甚至“同性恋病”挂上了钩,在现实世界中艾滋病总是带着可怕、神秘的道德审判,艾滋病毒携带者还会被“妖魔化”。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但实际上,艾滋病患者面貌与常人无异

美国电影《费城故事》便讲述了这样一个“艾滋病人”故事,年轻有为的律师安德鲁因染上艾滋病,被公司革职。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为此,主人公走上了“维权”之路,但律师听到他是艾滋病人时,迅速缩回了手。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当主人公走出法院时,围观群众的一句“肛交者没人权”,将故事推向高潮。

这个故事发生在费城,而费城是美国以“人人生而平等”宣称的《独立宣言》的签署地。

在这样一座“平等之城”中,艾滋病患却受尽不公的待遇。在无知和恐惧的驱使下,艾滋病已和滥交、吸毒划上对等号。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即使是国内,这种“恐惧”也根本没消除过,在一些著名的影视剧中,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很浅的层面。

由章子怡、郭富城、王宝强领衔主演的电影《最爱》中,讲述的就是一条因贫穷被迫卖血谋生、沦为“艾滋村”的村子,以及一群染上艾滋病等死的村民的故事。

太多艾滋病患活在孤岛中,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尊严和权利都没有。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电影《最爱》中,章子怡饰演一名艾滋病患者

电影中,王宝强拿着喇叭“有药了,热病(艾滋病)有救了”的一句,点燃了无数村民的希望,这意味着,他们能重拾尊严,再次有了抬头做人的机会。

但谎言被戳穿后,村里的老人一头扎在土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电影《最爱》剧照

03

艾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早在2018年的艾滋病日,人民日报《知艾,才能更好防艾》一文中提到,艾滋病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两大难题”令人担忧:一方面,由于性观念趋于开放、性知识仍显滞后,导致青壮年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

另外,一些恐艾者由无知而产生恐惧,由恐惧而“妖魔化”艾滋病、歧视艾滋病患者、“关起门来自保”的行为,也是一种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人民日报时评

如今,伴随医学界对HIV病毒和艾滋病研究不断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经可以在服药控制的情况下维持数十年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没有区别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为消除人们对艾滋的恐惧和误解,有相关医疗机构整理出一份对艾滋病的常见解答。

1.艾滋病是有“后悔药”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至今不知道艾滋病有阻断药。如果你做了有可能会感染HIV病毒的事情,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2小时内最佳),能大幅度减少感染HIV病毒的几率。

哪里有阻断药?一般来说,可以先打电话到当地疾控中心咨询。一二线城市的传染病医院艾滋病专科门诊,都备有艾滋病阻断药。

2.使用了安全套,就不会感染艾滋病

不一定。使用安全套确实会极大降低感染病毒的概率,但在性行为过程中,常伴有口交、肛交、出血等行为和情况,这些都是艾滋病毒的感染因素之一。

3.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

错误。艾滋病的感染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电影《艾滋病患者》海报

4.与HIV携带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一定会被传染

不一定。根据美国医学界的测试,和已知艾滋病患病者无套性行为,被感染的概率是3‰,但这不是滥交和无套的借口,在概率面前,一旦你被感染,就是100%。

5.患上艾滋后,能活几年?

虽然艾滋病至今仍无法治愈,但曾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美地区,HIV病毒感染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寿命最长可以延续到70岁,与普通人寿命差不多。

6.艾滋病感染者都是性生活混乱和吸毒者

不一定。艾滋病的感染方式和途径其实有很多原因,除HIV职业暴露者外,还有例如早期中原地区采血操作不当的卖血者、中国西南部边缘毒品运输通道受害者、没有接受任何性教育的青少年等等。

一个艾滋病讨论群,2万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在一起》纪录片中,郭富城给艾滋病儿童拭泪

如今,社会中仍有很多对艾滋病人背负着道德污名。与被HIV感染相比,其实社会的舆论压力才是给这个群体最大的痛苦。虽然我们无法彻底消除艾滋病,但我们能放下歧视。

相信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医学难题

也会像红斑狼疮被青蒿素治疗一样

被中国的医学团队攻克

迎来医学史改写的那一天

-END-

三维空间故事征集

本期特别鸣谢@Edward Fong对三维数据的上传和公开展示,如果你身边也有值得记录的空间故事或展览,欢迎前来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