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潘鼎新拉垫背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张之洞,而是冯子材和王德榜。其实,潘鼎新对于王德榜、冯子材、王孝祺等部队进入中法战场早已不满。

淮军作为当时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其武器先进程度、军饷发放速度和完整度方面,都是最高的部队。李鸿章虽是地方官员,但却有“疆臣第一”称誉。

李鸿章受到的重视程度自然是其他督抚难以比拟的。对李鸿章如此,对淮系的其他督抚也是如此。在“中法战争”中,淮军首领之一、中法战争陆军方面的前线总指挥、广西巡抚督办军务的潘鼎新既是如此。

(1)潘鼎新诿过,斥张之洞遥控战事、干扰自己地指挥

潘鼎新生于1828年,李鸿章组建淮军时,潘鼎新率部参加。1862年,其职衔从道台一直到布政使。不过,真正的实授要从1874年担任云南布政使开始。1884年,被授予广西巡抚。

清廷致电张之洞:冯子材再不听潘鼎新命令,军法处置

李鸿章曾密令潘鼎新“战胜不追,战败则退”,再加上潘鼎新“门派意识”比较浓重,对湘楚军颇不友善。所以,各军之间武器分发、粮食补给、战事决策等都没有公平处事。

因此,我军迅速溃败。1885年一月,谅山失陷。二月二十三日,镇南关丢失。潘鼎新一方面向清廷自请其罪,一方面则对诸多人员进行攻击,用以撇清责任。

攻击对象中既包括下属冯子材、王德榜,又包括两广总督张之洞。

有人会说张之洞的威望多高呀,潘鼎新能挣得过张之洞?问题不是这样想。张之洞1881年之前,任京官14年,被誉为“清流领袖”。那些都是“口中治国”的官儿。1881年,担任山西巡抚后,张之洞才真正与“治国”相关。188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几乎和潘鼎新前后脚到达广州、越南战场。那时论资历潘鼎新可比张之洞深多了。

正因为如此,1885年面对“中法和局”,张之洞才向左宗棠诉苦,说自己“人微言轻”。请左宗棠出面阻止,结果大家都知道,左宗棠也无能为力呀。

清廷致电张之洞:冯子材再不听潘鼎新命令,军法处置

虽然在我们的头脑中,总督大于巡抚。但问题是,实际上并不如此。从部门上说,二人没有上下级关系、互不统属;从资历上说,潘鼎新属于老资格;从品级上说也是相差无几。再加上潘鼎新背后站着一位“疆臣第一”。因此,张之洞很明显属于下风头。

所以,潘鼎新指责张之洞“遥制掣肘”后,张之洞便屡次上书撇清责任——向清廷、向所有陆战方面的指挥官一再重申:我没有遥控将领如何打仗,你们都得听潘鼎新潘琴帅的,我给你们发电报的时候,是不是都给琴帅发过?王孝祺为我的证明我真的很感动呀。

其实,潘鼎新也是找垫背的。

问题是,你潘鼎新打仗不行、为人也不行、做事又不公,人家当然不爱听你的将领。听不听你的,还要看你的能力。特别是打仗的时候。

(2)指责冯子材、王德榜不听调令,清廷勃然大怒

虽然潘鼎新指责张之洞“遥制掣肘”,但清廷并没有准备处罚张之洞。张之洞毕竟是总督,难道还没有权力吗?当然有。但潘鼎新拉垫背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张之洞,而是冯子材和王德榜。

清廷致电张之洞:冯子材再不听潘鼎新命令,军法处置

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三日(1885年2月27日),总理衙门给张之洞发来电报:冯子材、王德榜经潘鼎新飞催不至,可恨已极,著张之洞、潘鼎新传旨严催援剿,倘再玩延照军法从事。钦此。

其实,潘鼎新对于王德榜、冯子材、王孝祺等部队进入中法战场早已不满。在(光绪十年十二月初六日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就对冯、王等人参加战场的行为是这么说的:(冯子材、王孝祺)已至龙州,然愈多愈无粮,器械亦不继,惟有勉力支持。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在说实话。但问题如果是以“宗派利益较强”的淮军嘴中说出来,问题其实就不一样了。

光绪十年十二月初六,即1885年1月21日。正是冯子材、王孝祺真正进入中法战场的时候。然而,2月27日,潘鼎新就找冯子材做了垫背的。您说,冯子材也真够倒霉的,刚到战场1个多月就得给潘鼎新背锅顶雷。

潘鼎新属于推责推上了瘾。

为此,张之洞把电报奏折下发之后,冯子材立刻在正月十九日给张之洞发来电报,上来就直说“琴帅奏材飞催不至,甚诬。”琴帅就是潘鼎新,其字为琴轩,所以,人们尊称其为:“琴帅”。

接着冯子材就对来到中法战场后的历次战役进行总结:

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古松鏖战。潘鼎新账下各军都要求发给弹药,但给得太慢太少,致使子弹打没了,只好退回威坡。

清廷致电张之洞:冯子材再不听潘鼎新命令,军法处置

萍洲书院为王德榜重建

二十七日,打得还行,但是因为潘鼎新从我这边儿调走五营回守谅山。造成次日法军再来,我军溃败。

二十九上午谅山失守,众将皆怨恨。我一听说谅山危险,就立刻派八营人马回南关。

正月初一,我率部前往南关,初三到后,潘鼎新就说南关用不着萃军镇守,当面要求我去镇守东路。

之后,冯子材指责潘鼎新“征调纷更”,其含义很明显即让我们无所适从。

“时八营已抵宁明界,复同各营初十仍至派站。十一关警,则十二兼程赴援,十五抵凭祥。闻琴帅恐关受攻,初五先退幕府二十里,初九又退凭祥二十里,复宵遁海村六十里。征调已属纷更。退回更滋摇惑,谅在鉴中。材谨启。”

可以说,冯子材把事情已经讲清楚了。但以冯子材的地位和资历以及靠山,很显然清廷不会这么轻易饶过冯子材。但冯子材幸运的是,因为潘鼎新溃败后,诸将对其严重不满。前敌迅速形成了以李秉衡、冯子材、苏元春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团。

结束语:为脱罪死咬王德榜

在三人地领导下,我军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冯子材迅速因战功居首,获得清廷重用。但与他一起被潘鼎新指责的王德榜就没这么幸运了。

清廷致电张之洞:冯子材再不听潘鼎新命令,军法处置

因为王德榜与潘鼎新同期抵达中法战场,资历又差不多,矛盾又非常深。所以,在战争中,王德榜的“小鞋”没少穿。特别是潘鼎新被任命为广西巡抚,王德榜被任命为广西提督。对此,王德榜坚辞不受。估计王德榜是不服气,身为左宗棠的爱将,王德榜的脾气比左宗棠还硬:在潘鼎新的手下当官儿,我嫌丢人!我始终是左帅的兵,左帅派我来的,我只听左帅的!

对此,不仅仅潘鼎新愤恨不以,许多位高权重的人都恨王德榜“不识时务”。到后来,潘鼎新根本不承认王德榜参加了“镇南关大捷”一战!

由此可见,潘鼎新及其淮军对王德榜地“咬”真是够狠的。

“霸道”乾隆大转变:1741年四家铸币厂罢工事件始末

1499年的大明考生:不好哲学唐伯虎,不懂情趣王守仁

翁同龢与李鸿章没有私仇,代笔参劾翁同书的人另有其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