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金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起因:单体报表错报成合并报表

本报记者 李超 济南报道

近日,中国第一产金企业山东黄金集团因财务数据存在较大误差被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在更改数据后山东黄金集团被移除经营异常名录。但值得注意的是,工商资料显示更改后的2017年年报数据与山东黄金集团官方披露的2017年年报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到底哪个数据是真的?

对此,山东黄金集团方面给出答复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的年报数据为山东黄金集团母公司单体(不包括子公司)的数据,山东黄金集团官网的数据为合并报表数据。

2019年2月1日,山东黄金集团因“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月4日,山东黄金集团发布公告称,系公司填报2017年年度数据口径有误所致并已及时进行更正。

而在2月3日,山东黄金集团便派人到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更改数据,数据更改后于当天从经营异常名录中移出。

“之前的错误数据填报的是合并报表,应该是母公司自己的报表(不包括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山东黄金集团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称。

对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是如何发现山东黄金集团存在的问题的,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称,在双随机抽查中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发现山东黄金集团的年报数据存在较大差距。

2019年2月3日,山东黄金集团对年报数据进行了更改,资料显示:

2017年利润总额由17605.24万元更改为7926.62万元;

资产总额由10358852.72万元更改为4295366.48万元;

负债总额由7151795.90万元更改为3401293.34万元;

净利润由8031.25万元更改为7926.62万元;

纳税总额由0更改为757万元等。

而山东黄金集团披露的合并报表数据显示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与工商信息更改之前的数据基本一致。但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并不一致,官网披露的利润总额为166319.74万元,纳税总额为179738.51万元。

换言之,山东黄金集团2017年年报数据错误不仅仅是口径有误。

“双随机”抽查是工商部门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大量增长,各类新业态层出不穷,为缓解监管对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突出矛盾,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将以前企业年年跑工商部门的年检制改为企业自主网上年报公开制。

而为了克服执法的随意性以及监督企业准确、客观报送年报,采取双随机抽查的办法,使每个企业都会随时面临被抽查的可能,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惩戒,出现大的问题,就要使企业付出高额的成本,使得年报公示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黄金集团成立于1996年,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黄金产量、资源储备、经济效益、科技水平及人才优势均居全国黄金行业前列。2017年山东黄金成功跃居中国第一产金企业,位居世界黄金企业排名第十二位,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