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因被圣保罗政府告知要在摩诘镇兴建水利工程,“八德园”正处于水利工程用地范围之中,痛心之余,张大千只能对园中景物摄影珍藏,携家迁居美国。1952年,张大千定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想法被烦琐的手续搁置,“人情味远比阿根廷好”的巴西成为他新的目的地,临近圣保罗的牟吉镇,因风景酷似四川成都而吸引了大师的注意力。

文 |知衡


张大千的第二故乡:花80万美元买两百亩地,复制中式园林仍念家乡


形容巴西城市圣保罗,你需要用到很多“最高级”: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南美最富裕的城市,拉美最大的工业中心等等。但说到巴西,首先被提起的不一定是圣保罗。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和探向内陆的圣保罗,与北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构成了国家印象的铁三角。无论是“上帝之城”的圣光,还是新都的崛起,都模糊了圣保罗的存在,但实际上,恰恰是它的气质更加贴近巴西。

今年是张大千诞辰120周年。在寻找与圣保罗的关联时,不难发现,这位国宝级人物曾在这里度过后半生最长的一段时光。他本要在这里留下些什么,却终究消失在圣保罗一贯不停歇地建设之中。

张大千的第二故乡:花80万美元买两百亩地,复制中式园林仍念家乡

1964 年,在“八德园”的五亭湖旁,张大千与晚辈们在一起合影留念。这里是张大千的心血之作,却因

1952年,张大千定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想法被烦琐的手续搁置,“人情味远比阿根廷好”的巴西成为他新的目的地,临近圣保罗的牟吉镇,因风景酷似四川成都而吸引了大师的注意力。一生以江海客自居的张大千,这次很快有了定居的决定,马上向土地所有者——一位意大利老板,花80万美元买下了这块两百亩的土地,把一家老小从阿根廷接来。

“圣保罗”被张大千译为“三巴”,因古时四川曾被分为巴、东巴、巴西三郡;牟吉被他改称“摩诘”,以敬唐代画家王维;摩诘山园后又改称八德园。

园林初成,旅居巴西的中国人士多来参观。当被问到为何取名“八德园”时,张大千指着园内的几株柿子树说:“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曰:柿有七德,一长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临书。近来劳作之余,翻翻医书,才知道柿叶煎水可以治胃病。柿子树岂不是具有八种功德吗?” 张大千曾住过苏州网师园,对中国园林情有独钟,说自己此次建园总的设想是“治园如作画,不肯轻下一笔”。园中的树木花草“必故国所有者植之”,“居室无藻饰,但取其适。画室则力求其广,空阔如禅房斋堂”。圣保罗变成了他一住就是16年的第二故乡,八德园也成了他去国怀乡的桃花源。他在园中建屋辟径,挖湖筑亭收罗各种玲珑怪石,遍植由海外移来的奇花异草,还养了猿、鹤、雉鸡、孔雀等故国的珍禽异兽,把这里建成了一个有笔冢、竹林、梅林、松林、荷塘、唤鱼石、下棋石的纯粹中式园林。1957年,58岁的张大千在建园过程中指挥工人布置山石,说得兴起,亲自动手,结果用力过猛,眼底出血,留下眼疾久治难愈。这里也成为他进军西方艺术的大本营,从圣保罗出发,去日本展览藏画、到法国会见毕加索、举办世界巡回画展。

张大千的第二故乡:花80万美元买两百亩地,复制中式园林仍念家乡

“”八德园”一景

他曾告诉友人:“巴西好地方,可惜太寂寞。”再怎样复制,都不是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八德园里,张大千写下了《怀乡》“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无可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20世纪60年代末,因被圣保罗政府告知要在摩诘镇兴建水利工程,“八德园”正处于水利工程用地范围之中,痛心之余,张大千只能对园中景物摄影珍藏,携家迁居美国。

高速前进下,圣保罗从无到有,少念过往。这里的保利斯塔人说着葡萄牙语,携带着开拓基因,在欧洲文化打开的新世界中不停拓荒。城市病的危险并没有恐吓到它坚强的神经,圣保罗代表着巴西最务实的一面,不知疲歇。“如果我们固守对‘美’的既定看法,只能说圣保罗的美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