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永修丫丫戏手抄剧本。(资料图片)

灰黄的老照片,凝结着民间艺术的苦难和沧桑;工整的手抄本,传承着赣鄱明珠的光荣与梦想。

这张摄于1978年的老照片,反映的是经过十年浩劫后重见天日的丫丫戏手抄剧本,这是江西省永修县民间艺人们抢救下来的艺术瑰宝。时隔40年,它仍然闪烁着浑朴、厚重和智慧的光彩。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自三国时期太史慈在此筑城以来,凭借水路八方通衢,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江佑赣商发源地,极盛时有六坊八码头九垄十八巷四十八会馆,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历史长河,烟云翻涌,吴城在漫漫2200余载中积淀着灿烂的文明史。

久负盛名的丫丫戏就起源于这千年古镇。早期的民间艺人常在吴城街坊店铺门口,坐在板凳上为商人娱乐表演,没有管弦伴奏,只以锣鼓助节,所唱曲目皆为民歌小调、花鼓采茶,唱腔悠扬悦耳,表演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原生态艺术风格。

随着吴城商业日益繁华,全国各地班社纷至沓来,板凳戏大量吸收借鉴外来小戏曲、声腔、剧目及表演形式,形成了一个新型优秀剧种,并随着水运商船迅速流传于东南各省,于清朝咸丰年间达到艺术巅峰。由于戏中“丫环”一角由男童扮演,头饰丫丫发髻,口中唱着咿咿呀呀的衬词与土语,遂定名为“丫丫戏”。它的唱腔十分丰富,有平词、叹板、悲板、摇板、快板、还魂板、花腔等。它的行当至今没有定名,以人物类型呼之,主要有大王(净行)、小丑(小子)、白须(老生)、丫环(小旦)、青须(正生)、上首生(小生)、上首旦(青衣)、小姐(花旦)等。民国时期,吴城古镇每个大姓屋场都有丫丫戏剧团,鼎盛时期共有60余家班社。每年正月、二月是演戏的高峰,剧团外出演戏称“送戏”,到同姓同宗屋场演出称为“联宗”,剧团同台演出称“赛戏”。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从长期的战争中逐渐恢复,1952年民间文化普查时,永修丫丫戏班社已有20多家。20世纪50年代,共举办过2次大汇演。

然而,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丫丫戏被视为封建糟粕遭到禁演,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于民间。尽管如此,艺人们竭尽所能保护着这块艺术瑰宝,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不少手抄剧本。

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濒临失传的永修丫丫戏重焕生机。永修县积极寻访丫丫戏老艺人,重新整理词、曲、谱,并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这张老照片中的丫丫戏手抄剧本,见证历史变迁,经历兴衰轮替,在这一历史时刻,重新肩负起了建设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重任。

尤其是近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永修县民间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实际,组织成立了16个丫丫戏剧团,活跃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丫丫戏蕴含的素朴、向上、乐观的精神,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始终能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丫丫戏剧团的发展壮大,极大丰富了广大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建设永修新农村、发展优秀民间艺术的重要生力军。

2014年8月,经文化部批准,丫丫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丫丫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的艺术成就。《七层楼》《黄婆井的传说》获江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农民小戏二等奖,《打底劝夫》获首届“汤显祖杯小戏小品大赛”剧目二等奖。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永修县的民间艺人们深刻理解现代艺术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本地剧目特征,创新发展了一系列现代丫丫戏。2018年6月9日,丫丫戏艺术家们在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表演现代丫丫戏,以响亮的主旋律、强大的正能量,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好评。

以“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享誉神州的永修县,丫丫戏的清唱飘荡其中,启迪蒙昧,推行教化,穿越千年,走向未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乡土人文,赋予了丫丫戏卓越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枝繁叶茂,永世传承。(陈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