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吾蜀华阳乔大壮先生,通儒乔茂萱文孙,髫龄即由成都书画名手顾印伯课书刻,兼习经史小学。年未冠而游上庠,毕业北京译学馆,专治法文,导师辜鸿铭许为通才。大壮以学者而词人,而书家,而印人,成就斐然。先生填词,造诣最深,朱彊村阅其十四岁时所作何满子两阕,叹为必传。汪旭初评价当代词人,以先生为“词坛飞将”。唐圭嶂云:“大壮先生词作精妙,书法秀逸,印章奇劲”,可谓的评。大壮掌中央大学、台湾大学教席多年,以愤世忧时,1948年7月3日自沉于苏州平门外梅村桥下。临卒手绝命辞寄门人蒋峻斋云:“白刘往往敌曹刘,邺下江东各献酬。为此题诗真绝命,潇潇暮雨在苏州”。附记云:“在都蒙命作书,事冗稽报,兹以了缘过此,留一炊许,勉成上报,亦了一缘”。其面死生从容若此。大壮殁后,学问大半不传,幸存者,《波外乐章》并《波外诗稿》数卷而已。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沙孟海甚重大壮篆刻,所撰《印学史》,于近代印人择别至严,一时名手,若赵古泥、邓散木、钱瘦铁、陈师曾辈,咸不与焉,独以大壮附于赵撝叔,谓能得悲盦心传。《沙邨印话》云:“大壮饱学荣辞,篆刻用邓、赵体,颇近黄牧父,但多创意,觑幽刺怪,自成家数。为人蕴籍敛抑,不自表暴,尤不可及。”以大壮附撝叔,或有可议,比拟黟山,诚不刊之语。

赞曰:

词坛飞将乔华阳,波外倚声鲁殿光。

当日黟山残照里,娟娟细竹吐新篁。

◎沙孟海平生结交印人十分广泛,而晚年撰《印学史》在同行辈的朋友中仅取乔大壮一人入传,可谓推崇之至,《印学史》中黄牧甫、乔大壮被作为赵之谦的嫡派,沙孟海说:“黄士陵之后,这一派的作者要推乔曾劬造诣最卓。乔曾劬字大壮,四川华阳人,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著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乔大壮印蜕》。他于篆刻服膺赵之谦、黄士陵,曾为黄士陵作传,推崇备至。他所处的时代更晚,所见出土的商周古文更多,并尽量应用到印面上来,融会变化,也自成一家面目。”以乔大壮来传承黄牧甫衣钵,实在是当之无愧,大壮作有黄先生传,评论牧甫的篆刻:“自秦汉玺印而外,益取材钟鼎泉币、秦泉汉镜、碑碣匋瓦,故于皖浙两宗以次衰竭之后,自树一帜,并世学者尊为黟山一派云。”(图13-1)乔大壮篆刻以黄牧甫风格为主流,如白文“人间可哀”、(图13-2)“狂篇醉句”,(图13-3)均取法黄牧甫的“皆有依据”,宽边朱文则多从“器父”的格局化裁,如“孔祥熙”、(图13-4)自用之“壮殹”等。此类印章印面可多至数字,皆能错落有致,如为潘伯鹰刻的“爱晏平仲程婴与之同名”,(图13-5)为徐悲鸿刻的“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等。无边栏的白文主要得益于汉铸,但在不平衡中求平衡的法门其实也出于黄牧甫,如这枚“眉寿堂印”的“眉”与“印”都取斜式相呼应,(图13-6)全印活跃而避免了刻板。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乔大壮书黄先生传(图13-1)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人间可哀(图13-2)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狂篇醉句(图13-3)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孔祥熙(图13-4)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爱晏平仲程婴与之同名(图13-5)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眉寿堂印(图13-6)

◎潘伯鹰与乔大壮相知甚深,大壮去世以后,曾作乔大壮先生传,又有论印绝句,记乔大壮有句“苏州城是黄炉地,反袂重过一奠公”,这是感伤乔大壮在苏州的自沉。伯鹰不刻印,但喜欢搜求名家为己作印,凡一百余品,汇为《玄隐庐录印》,其中乔大壮刻者多且精,如“潘伯鹰印”、(图13-7)“玄隐庐”、(图13-8)、“物外真游”。(图13-9)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潘伯鹰印(图13-7)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玄隐庐(图13-8)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物外真游(图13-9)

◎潘伯鹰论印绝句有云:“如卉看来满腹疑,黠胡私印也纍纍。百年林里还知慕,漫诧佉卢化相斯。”注释说:“《天学初函》记利马窦、庞迪我名印,谓其巨者如树,小者如卉,不能辨识,此以西文入印也。世界二次大战时,英驻印总督林里资哥爱九头狮子印,中国政府乃乞乔大壮剜以赠之。”这可能是1942年蒋介石秘密访问印度,国民政府为印度总督林里资哥准备的礼物,而潘伯鹰委婉其说。在乔大壮印谱中能找到这枚白文的“林里资哥”,(图13-10)但就常理而言,作礼物的印章应该是一对,另一枚恐怕是这方“天竺行人”,(图13-11)印文暗示了当时蒋政府支持印度独立的主张。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林里资哥(图13-10)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天竺行人(图13-11)

◎1930年代乔大壮与徐悲鸿在南京相识,徐聘乔作中央大学艺术系兼任教授讲授篆刻,抗战中同在陪都,徐悲鸿居上清寺,因用李商隐句“上清沦谪得归迟”,请乔大壮刻“上清沦谪”,(图13-12)又请刻东坡句“始知真放在精微”,(图13-13),刻成,悲鸿十分满意,专绘雀柳图,并题辞云:“大壮先生为我治东坡诗印,偿数年积愿,心感无已,聊答雅意,不敢云报也。”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上清沦谪(图13-12)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始知真放在精微(图13-13)

◎武进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是乔大壮惟一弟子,大壮为蒋题印存云:“刓金泐石事纷纷,小学销沉剩二分。何处更求秦相笔,异时真叹郢人斤。研朱纸上调花露,倒薤窗前拓篆文。料检行縢余旧冻,千秋名氏要烦君。”这是乔为蒋治的姓名印,(图13-14)附蒋自刻名章。(图13-15)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蒋维崧(图13-14)

「近代印坛点将录」13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乔曾劬(大壮)

蒋维菘刻蒋维崧(图13-15)

欢迎联系,加入盛世艺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乐!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往期经典

书画高清资料

名家访谈

经典专题

推荐展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