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抹动人的民族服饰——别说穿,就是看看也是醉了

文/图:阿蕊

在熙熙攘攘的福贡街天,民族服饰市场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顾客,也吸引着我这个久居外乡的游子。每次回福贡,只要运气好,到福贡街子的民族服装市场转转,即便不买,只是观赏那些赏心悦目的民族服饰,也觉得是一种美美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街天的民族服装市场一角

在福贡的民族服装销售摊点,售卖民族服饰的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本地少数民族同胞。家住赤恒底村的路阿姨,不仅擅长织傈僳族传统布料,全家都是缝制民族服饰的高手,她和几个女儿都从事民族服饰加工,一件傈僳族男童穿的麻料的褂子,她和女儿阿恰平时一天可以缝制10多件,周六就到福贡街上售卖。

看看帅不帅

抽空做点手工活

谈到服装的售卖,路阿姨说,街天她家仅傈僳族男童穿的麻料褂子就可以销售和批发共20 多件。这不,那天一大早她就以50多元的价格批发了13件傈僳族男童褂子,也零卖了好几件。一位从大理来福贡旅游的王女士看着喜欢,价格也实惠,一次就在路阿姨的摊位上购买了4件傈僳族男童褂子。她说,傈僳族服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带给侄儿最好的礼物。

路阿姨的民族服装摊位

与路阿姨售卖童装的摊位不同,来自马吉乡旺基独村的小罗,售卖的民族服饰,除了保存傈僳族服饰原有的元素,还进行了大胆改进,所设计民族的服装由于色彩艳丽,款式新颖销路不愁。她说一个街天能卖两三千元甚至更多。而一旁主打售卖傈僳族男装的阿你大姐销售的傈僳族男装则都是自己设计和加工缝制,有传统版的,也有改良版的,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傈僳族男同胞的需求,由于款式、布料和质量都有保证,薄利多销非常好卖。

外地游客在挑选服饰

说话间,家住赤洒底村的阿普大叔和老伴在阿你大姐的摊位前购买了一套价值500元的傈僳族传统长衫,阿普大叔叔乐呵呵地说,今天不仅自己买了这套男装,还在别处为孙子孙女买了傈僳族童装。他说这几年依托党的好政策,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想好好打扮打扮自己。

试穿傈僳族长衫的大叔

专门售卖传统手工布裙和傈僳族男装的摊位

整理服装的阿你大姐

商家多了,买家也受益,在那里购买了短裙傈僳族套装的王女士,心里也是美美的,她花了不到200元就买到了一套心仪的傈僳族服装,她说要是在过去简直不敢想。

琳琅满目的民族服装饰品

二三十年前,福贡街上的物资比较困乏,售卖民族服装的少之又少。即便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织布都是为了解决自己和家人的穿衣问题。想买一套漂亮的民族服装还要买外地加工过来的,款式还不一定如意,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街上商品琳琅满目,款式新颖的民族服饰,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美美的傈僳族女装

漂亮的女童服饰

帅气的傈僳族男童服饰

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不仅学会了加工民族服饰,有的还成立了民族服装加工合作社带动了一方经济,只要你喜欢,手工版、机器版的任何款式都可以购买。就连搭配服装所需的欧勒(珠珠帽)、欧加(挂饰)一并都可以购买到位,国产的、进口的价位从几百块到几十块不等,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成为了一道不得不去逛的风景。

传统的手工麻料也受欢迎

看着无论是购买民族服饰的顾客或是这里销售服饰的每一位摊主,脸上都是笑容满满的,让人从中感受到了福贡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生活的巨变。

编辑:李学玺  审核:赵顺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