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记者 钟欣 刘菁 杨梦帆

吴家老宅是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陆楼村的一座百年老屋,8月28日,这座古朴的老宅院正式对村民开放,变身为陆楼村村民身边的“家门口”服务站。

陆楼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将浦东区委倡导的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与区农委推动的“美丽庭院”建设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征得长年在外工作的老宅主人同意后,把久已无人居住的吴家老屋整修,保留老宅院的原汁原味,将三间房内部分设为村民活动室、阅读室和党员活动室,成为陆楼村“家门口”服务站的延伸点。

陆楼村党支部副书记蔡建明告诉记者,老屋开放后,每天都有村民们来这里看书、下棋。村里的党员也经常在这里开会学习。

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精致靓丽的庭院、村民们开心的笑颜,这一切,让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上海的29个市级经济薄弱村之一。刚刚当选为新一届村主任的“90后”周波对记者说:“这几年,区里对经济薄弱村综合帮扶,村民的基本社保制度与国家全面接轨,村集体经济也逐渐有了积累,有条件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了,也彻底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

位于浦东繁华地带的陆家嘴街道与惠南镇相距甚远,但来到这里的市新居民区,看到了与陆楼村相似的集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及自治等八大服务功能和自治特色于一身的“家门口”服务站。通过完善城乡服务体系建设,浦东新区用智慧和工匠精神让城市空间和乡村街道在细节上完善,在增强民众满意度、获得感上用心用力,努力推进更高水平上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有温度的美丽家园。

往期回顾

农民日报微视频 | 他乡地,故乡地,都是创业地

【微视频】建设浦东 爱上浦东

来源:农民日报新媒体中心

编辑:李慧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